一是產業扶持脫貧2650人。發揮紅花、水稻、庭院經濟等主導產業優勢,打造“一村一品”產業基地,專設1500萬元產業發展擔保基金,發放貼息貸款2130戶5230萬元,引導貧困戶種植特色農作物3.7萬余畝,發展庭院經濟2791戶。
二是轉移就業脫貧2689人。堅持就業第一,嚴格落實就業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不低于40%、縣內企業新增用工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占30%以上兩條鐵律,將轉移農村貧困勞動力6個月以上的勞務經紀人獎勵標準由5元提高到100元,通過企業穩定就業、勞務經紀人轉移就業達2500人。
三是異地搬遷、生態安置脫貧622人。完成坎鄉薩爾加孜克村、阿勒瑪勒村2個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村167戶622人貧困戶搬遷安置工作。同步啟動兩村原址生態修復工程,投資3732萬元異地扶貧搬遷項目目前正在按照有關程序加緊實施。
四是教育扶持脫貧2506人。實施15年免費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培訓的“兩免教育”,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階段的家庭困難學生,每生每年分別資助1669元—3754元不等,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全部就學。同時對初中未升高中、高中未升大學的600名學生進行免費培訓,確保每名學員掌握一技之長。
五是社保兜底脫貧238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新農合個人繳費部分縣財政補貼50%。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人口中需要醫療兜底的1098人建立臺賬。截止10月底,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民政醫療救助155人22.57萬元。衛生系統對建檔立卡人口開展醫療救助1517人60.2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