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成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員建檔立卡工作。全面入戶摸排登記,完成了患有大病、長期慢性病的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做到一戶一檔。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實行“一幫多”政策,將患有大病、長期慢性病人員分配給每名醫護人員,發放幫扶服務聯系卡,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合患者設立“家庭病床”,每月定期隨訪開展健康指導,進行動態監測,及時掌握貧困人員中患有大病人員的健康狀況。
二是強化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該縣把健全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作為推進健康扶貧工程的重要工作任務來抓,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努力改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基礎設施條件,讓貧困人口有病能夠得到及時醫治。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四道防線,減輕貧困患者大病重病醫藥費負擔,進一步緩解全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病”問題。
三是繼續推行“先治療、后結算”機制,做到便民惠民。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對于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繼續采用“先治療、后結算”的機制,嚴格遵守首診負責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救治,保障貧困患者的基本醫療服務。同時,要積極開展“健康助力奔小康”健康扶貧系列公益活動,為社會各方參與健康扶貧工作提供載體和平臺。
四是落實醫療保險補充險。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繳納補充醫療保險,保險費用由財政使用財政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資金統一支付,對新農合和大病保險報銷后的個人自付部分,由保險公司按照比例進行再次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