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城縣嚴格按照扶貧攻堅任務部署,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強化項目規劃,各部門通力協作,從五個方面精準發力,助力扶貧攻堅戰取得較好成效。
一、在產業扶貧方面。全縣安排產業扶貧項目146個資金投入1000萬元。其中:養殖業項目57個,投入資金307萬元;種植業項目88個,投入資金607萬元;精準扶貧對象貧困人口實物補助項目1個,投入資金86萬元。已驗收項目138個,撥付項目資金700余萬元。參與項目貧困戶2606人,參與項目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目前,全縣基本形成了以萬坊、建昌、天井源為主的蛋雞養殖,以里塔、上唐、新豐街為主的蜜桔種植,以洪門、龍湖、徐家為主的水產養殖為特色產業的扶貧格局。
二、在整村扶貧方面。整合新農村建設資金、移民資金、公路建設資金和整村推進資金,用于實施貧困村道路硬化、環境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7個項目。目前,共硬化道路36公里,修建水庫6座、陂壩32座、港磅3千米、水渠9千米,建設自來水工程3個、村級活動中心7個。按照“群眾自愿、規模適度、梯度安置”的原則,投資246.4萬元,實施異地搬遷工程,已立項5個,其中,開工建設4個,正在規劃設計1個,建成后將惠及貧困群眾57戶227人。同時,正全力推進農村危舊房改造工作,目前,開工187戶、達95%,竣工127戶、達65%。
三、在就業扶貧方面。通過“雨露計劃”、職業技術教育、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子女及有就業能力的人提高就業能力,確保“培訓一人、就業一人、扶貧一戶”。對有創業意愿的貧困群眾,將其全部納入創業扶持對象,在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共培訓貧困對象460人,安排在園區務工390余人,為貧困戶創業提供信貸支持480萬元,貼息30余萬元。
四、在教育扶貧方面。在學前教育階段,由每人每年按600元標準發放學前教育資助金逐年提高到1500元;在義務教育階段,按照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標準發放資助金;在普通高中階段,按照每人每年2500元標準發放國家助學金,對當年考取普通高校的貧困生,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發放政府資助金。在中等職業教育階段,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標準發放國家助學金。在大學階段,按每人每年8000元發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研究生按每人每年12000元發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五、在保障扶貧方面。在社會保障上,對全縣1591戶特困戶、3896名特困群眾,全部納入保障救助范圍,確保基本生活由政府兜底。在醫療保障上,構筑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大病保險、農村貧困人口重大疾病商業補充保險、城鄉醫療救助四道防線,對門診慢性病補償比例由40%提高到50%,封頂線在省標準基礎上再提高,達到5000元。在衛生保障上,全面完成了全縣138個村級衛生室和12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