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好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畜牧良種補貼、草原生態獎補、退耕還林糧食補助現金補助等政策,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補貼資金兌付的監督檢查工作力度,促使補貼發放程序合規、合法,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農牧民真正受益。支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安全工作,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積極爭取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資金投入,支持開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建設。
二是加大對農牧業的投入。圍繞自治區、地區財政工作會議要求,把握中央新疆經濟工作座談會、遼寧省對口援助地區帶來的種種機遇,為地區現代農牧業發展積極尋求發展機遇和政策支持,圍繞地區確定的農業和農村工作目標,與項目主管單位共同努力,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籌集資金,爭取國家、自治區的支持。
三是推進農業財政資金整合。通過自治區試點縣沙灣縣和地區試點縣(市)塔城市近幾年的財政支農資金整合經驗,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地區實際的財政支農資金整合的新路子,帶動地區各縣(市)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工作更好的開展,為地區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上規模資金的支持。
四是加強對地直農口預算單位管理。全面掌握農口預算單位人員、編制、經費、工資及津貼補貼、收費項目和標準,實現基礎數據動態管理。做好部門預算編制審核工作,加強金預算管理,做好資金使用跟蹤問效工作,嚴格按照各類農業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每一類資金、每一個項目,按申報論證、評審、審批、檢查、驗收的程序做好項目的管理,強化財政支農資金的預算支出責任制,明確預算執行約談制。
五是切實開展調查研究。重點放在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情況、涉農專項資金整合、高效節水、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等方面,年內至少進行兩個主題的調研,認真總結財政支農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積極上報信息。
六是認真落實黨廉建設和糾風工作。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農業財政干部的政策理論和業務水平,認真履行和落實“一崗雙責”,管好科室人員,不斷強化廉潔自律意識,嚴格維護和遵守政治紀律,嚴守黨的秘密,不信謠,不傳謠,認真履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