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優先支持教育事業發展。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推進配套設施建設,2016年教育支出共計18.1億元,同比增長20.8%。同時,緊緊圍繞創建省教育現代化市的要求,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免學雜費、免課本費和貧困生資助等政策,進一步提高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免學雜費標準,小學由原先的城鎮200元/人、農村130元/人統一提高到650元/人,初中由原先的城鎮260元/人、農村200元/人統一提高到850元/人;共撥付校舍維修經費3142萬元,義務教育免教科書和空白練習本經費3027萬元,扎實推動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是維護人民生活生產穩定。2016年,臨海市財政用于維護社會穩定等公共安全支出近4.2億元,公共安全體系不斷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基礎不斷夯實。G20期間,積極籌措資金,按照先急后緩,逐步到位的原則,共撥付安保相關經費880余萬元,用于公安系統峰會期間有關安保裝備、設卡清查裝備、應急處突裝備、網絡安全設備、寄遞行業查驗機、車站安檢設備等的配置,為峰會前后社會安全穩定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三是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692元/月提高到705元/月;醫療救助分類分檔執行,一類救助對象住院或大病救治費用給予全額救助;出臺了全省首個《百歲老人優待規定》,全市近50名百歲老人享受全方位保障。2016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達8.5億元,同比增長25.4%,實現了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補助標準的再次提高,有力保障我市困難群體的正常生活。
四是不斷加大“三農”扶持力度。積極籌措支農項目資金,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做好項目資金分配安排工作,2016年支農支出超過9億元,有力推動了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同時,市財政加大投入保障我市重點項目支出,繼續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共撥付市重點工程建設資金34.52億元,其中“五水共治”項目資金9.84億元,有力地保障了市重點項目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