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財政廳制定出臺《安徽省扶持殘疾人創業就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扶持殘疾人創業就業專項資金管理,助力殘疾人家庭就業增收和創業脫貧,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建設。
一是在做好放管服上“轉思路”。在殘疾人創業就業資金使用管理上,突出“三大原則”:一是堅持統籌兼顧,放管結合,突出預算統籌管理,強化地方管理責任,優化全程服務方式,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二是堅持公平公正,激勵相容,充分發揮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引導殘疾人參與社會公平就業,促進不同地區間公平就業,通過獎補結合切實調動各方積極性;三是堅持精準施策,注重績效,提高政策執行力,注重政策對象精準性,強化政策實效性,堅持分類施策和精準幫扶,發揮好專項資金的引導激勵作用,進一步加大省級“放”的力度,強化基層“管”的能力,提升各級“服”的水平。
二是在支持就業增收上“謀實招”。一方面,建立“三類獎補”政策扶持體系。通過支持殘疾人培訓就業、就業支撐平臺建設和超比例安置就業補助三大獎扶措施,積極構建體制完善、互相銜接的政策體系。另一方面,明確扶持內容和補助標準。通過規范專項資金使用方向和補助標準,統籌用于貧困殘疾人就業脫貧、按比例就業和集中就業、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引導發展殘疾人輔助性就業,進一步增強政策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三是在分好財政蛋糕上“做文章”。科學選取殘疾人就業創業專項資金分配的“四類因素”,并合理劃分各因素權重。一是需求因素,主要根據各地殘疾人創業就業需求情況;二是績效因素,主要根據各地上年度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工作開展、資金配套及使用情況;三是貧困因素,主要根據各地財力情況和貧困狀況、扶貧人口數等進行政策傾斜,加大扶貧助殘力度;四是人口因素,主要根據各地殘疾人口總量、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數等情況合理分配。2016年,省級共安排殘疾人就業資金6562萬元,按因素法“打捆”撥付,由各地結合就業需求“切塊”使用,切實增強省級專項資金分配的科學性、準確性,提升市縣就業資金使用管理的全局性、有效性。
四是在資金使用管理上“提績效”。進一步優化補助資金申報流程,嚴格審核把關,強化基礎管理,落實監管責任,建立健全“四項制度”:一是統計報表制度,切實加強殘疾人就業專項資金基礎管理和數據統計;二是績效管理制度,將各地全年績效情況作為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加強跟蹤指導,發揮資金效益;三是信息公開制度,認真做好財政資金公開公示工作,不斷完善公開公示流程,細化財政資金公示內容,全面落實信息公開制度;四是監督檢查制度,加大對專項資金監督檢查力度,主動接受各級人大、審計、紀檢等部門的審計監督,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依法依規對違法違規行為嚴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