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著力發揮職能作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平穩發展。
一是降成本。著力支持實體經濟,開展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專項行動,落實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5項,為企業減輕負擔500億元;“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自實施以來累計發放貸款1319億元,共9.1萬戶企業和農業經營主體受益;省融資擔保公司擔保業務累計突破300億元,6495戶企業受益;省農業信用擔保公司正式掛牌運營,注冊資本達20億元。二是調結構。安排3億元支持創新驅動“5511”工程實施。統籌10.1億元支持“中國制造2025”;安排1.3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下達16.8億元支持化解煤炭、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工作;繼續實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支持糧食等主導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優生態。啟動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首期下達資金20.9億元。江西、廣東兩省成功簽署東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啟動共產主義水庫省內跨流域橫向補償試點;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縣由9個擴大到25個;融資45億元支持全省48個縣及25個園區污水管網建設;在全省3個設區市開展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工作。四是增活力。自主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054億元,新增債券重點用于穩增長、惠民生領域,置換債券累計降低利息成本約70億元;印發《江西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設立與運作方案》,成立投決會并召開第一次會議,基金運作順利推進;著力推廣運用PPP模式,建立了PPP綜合信息平臺,對地方實施PPP項目實施一次性獎勵,全省14個PPP項目納入全國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