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積極向上爭取扶貧攻堅專項資金,同時,通過增收節支、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財政存量資金的盤活力度等方式安排更多的資金用于扶貧攻堅,加強資金調度,開通扶貧攻堅財政資金撥付綠色通道,確保扶貧資金及時到位。
二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不斷完善醫保制度,落實政府全額資助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穩步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三是緊盯政策導向,多方爭取資金。預算、農財、社保、經建等有關業務股室認真研究政策、及時跟進落實,抓住國家精準扶貧攻堅戰略的有利時機,主動配合鄉鎮和有關部門申報扶貧脫貧項目,積極爭取項目并嚴格把好審核關,同時,主動對接協調上級財政部門,加大對一般性轉移支付及扶貧專項等方面力度,形成幫扶合力。
四是著力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按照“精準識別、精準管理、精準幫扶”的要求,在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的基礎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精確瞄準扶貧對象,實現精準脫貧,確保做到“扶真貧、真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