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狠抓收入,建設實力財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克服“營改增”不利因素,積極溝通協調稅務部門,形成合力強化綜合治稅,在抓稅源、強征管、促增收上出實招,實現重點稅源動態管理,堵住跑冒滴漏,確保應收盡收,千方百計增加可用財力。同時,緊盯國家、省、市投資重點,全力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為西湖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財力保障。
二、堅持有保有壓,建設惠民財政。大力壓縮三公經費,優化支出結構,確保全區干部群眾共享西湖經濟發展成果。一是保運轉,確保辦公經費需求,機關事業人員福利待遇發放,政策性補貼執行到位,使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二是保民生,著重圍繞就業、創業、社保、醫保、教育等方面,辦好民生實事,提升百姓福祉。三是保重點,確保區委、區政府項目建設投入,改善西湖基礎設施條件和城區面貌,提升區域競爭實力,吸引優質客商,形成良性循環發展。
三、堅持深化改革,建設陽光財政。一是深化現代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硬化預算約束,讓資金分配更加公平合理。二是深化國庫集中收付改革,提高資金撥付透明度,確保每一分錢安全運行。三是深化政府采購改革,嚴格規范審批程序,提高政府采購資金使用效益。四是深化內部管理改革,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動態監控資金使用過程,在各個崗位防范廉政風險。
四、堅持依法監督,建設法制財政。一方面,將財政工作全面置于人大的依法監督之下,定期匯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對人大提出的建設性建議,做到虛心聽取,并在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嚴格依法理財、科學理財。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財政監督職能,加強部門配合聯動,經常性開展財經檢查,排查貪腐線索,促進財政制度的有效落實,為資金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