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溪財政不斷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權力運行、嚴格執法行為、強化財政監督等舉措來推進法治財政的建設,以達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目的,自覺履行人民賦予的權利和責任,為國理財、為民服務。
一是強化工作推進到位。高度重視財政普法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局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增強普法工作組織推進力。設立“七五”普法財政法律法規宣講課堂,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通過微信工作群、微信公眾號及網站廣泛宣傳普法方面好的經驗、做法,新建廉政文化長廊、設立法治書籍閱覽室,堅持每月集中學習,將普法知識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結合預算法、政府采購法、會計法等系列法規政策,編印學習資料,邀請有關專家講解財政法律知識,形成財政干部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提升財政干部政策業務水平。充分利用全國“12?4”法制宣傳日、法制宣傳月等平臺,大力宣傳財政法律法規和政策,促進財政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出臺了《蘆溪財政局內部管理制度》,建立聯席會議制、業務學習會議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崗位輪換制、A/B崗位制等制度,全面公開辦事所需材料、辦結時限、服務流程等,規范辦事程序,優化辦事流程,確保各項財政工作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三是嚴格財政預算約束。加強預算編制管理,大力推行預算公開評審,推進“開門辦預算”,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透明度。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長效機制,嚴格控制和規范預算追加。加強預算監督管理,將績效管理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的全過程,逐步構建“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跟蹤、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四是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建立規范透明的財政資金運轉模式,實現財政性資金國庫集中支付全覆蓋,把好預算安排“第一關”,真正實現支出“一個平臺”。嚴格執行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加強結轉結余資金管理,實現財政資金的統一調度和統籌使用。規范暫付款、暫存款的管理,督促加快預算執行,不斷提升資金運轉效率。
五是強化政府采購監管。加強政府采購預算執行管理,強化政府采購預算約束,預算單位凡使用財政性資金購買貨物、工程和服務的,一律納入政府集中采購范圍,突出抓好定點采購、批量集中采購工作,落實績效管理機制,建立績效運行跟蹤監控機制,推進政府采購執行過程公開透明。
六是規范資產資源管理。實現資產信息化管理,進一步健全國有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經營收益管理、產權登記、績效考核、責任追究等管理制度,規范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有效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變閑置資產為流動資源,把資產資源變成現金和資本流,激活政府各類資源要素,將所有政府性資產、資源收益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政府采購、績效評價相結合,實行資產集中處置,全面監管資產收益。
七是推進財政預算公開。進一步擴大、細化財政信息公開的范圍和內容,進一步明確信息公開責任主體,除涉密部門外,所有使用財政撥款的部門均應公開本部門預決算。加大“三公”經費公開力度,細化公開內容,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
八是完善財政內控機制。健全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財政運行機制,對財政工作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全面梳理廉政風險點,深入查找財政工作中的各類風險,明確風險等級,優化制度設計,規范工作流程,明晰各個節點的工作責任,突出對高風險單位和崗位的權力進行限制,壓縮和規范各種權力的自由裁量空間,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