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庫管理制度體系不斷完善,財政資金支付方式不斷規范,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機制初步建立,國庫管理自動化水平逐步提高,財政國庫資金實現了安全高效有序運行。2016年公務卡改革已覆蓋所有預算單位,用卡量和消費額將大幅增加。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不斷向縱深拓展。
一是提高了財政資金運行效率。改革后財政部門摸清了各預算單位資金結存家底,規范了各預算單位的政府收支行為,提高了財政資金的調控力度及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強化了財政管理與監督。改革后,預算執行監管由事后監督為主變為事前預算和事中控制,收支直達減少了中間環節,減少了資金截留、擠占、挪用現象,促進了部門預算、“收支兩條線”和政府采購等財政改革工作,有利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源頭防治腐敗。
三是規范了預算執行內部管理。改革后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各負其職,業務科室的資金指標管理及財政總預算會計職能統一了起來,加快了內部業務流轉,優化了財政部門自身的業務環境,財政預算編制和執行工作更加公開、透明、規范。
四是非稅收入收繳管理逐步完善。對縣級非稅收入執收單位實施了改革,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罰沒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彩票公益金、等非稅收入納入了改革范圍。
五是預算執行監控體系初步建立。縣本級依托“金財工程”建設,建立了預算執行監控體系,所有財政性資金的指標下達、支付管理、賬務處理等納入信息化管理,資金來源及使用均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