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引導社會資本發展公益性事業,促進經濟平穩發展,自2015年起,山東省實施民辦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養老新上項目貸款貼息政策,對民辦新上項目銀行貸款,按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給予財政貼息。
一、引導激勵社會資本投入。政策啟動實施以來,省財政累計貼息7721.15萬元,帶動全省各級財政投入貼息資金11030.21萬元,直接激勵80家民辦機構取得金融機構貸款14.29億元,支持社會總投資超過80億元。
二、補充改善社會公益資源。通過貸款貼息,支持山東現代職業學院等15家職業院校改善校舍條件、購置儀器設備,有效提升了民辦職業教育質量;支持濰坊峽山雙語學校、高青縣沃龍幼兒園等28家中學、小學、學前教育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擴大了民辦基礎教育資源供給;支持梁山縣民俗博物館等14家民俗、非遺等文化體育場館建設,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支持巨野煤田中心醫院等10個民辦醫療衛生機構施病房樓改建和醫療設備購置,改善群眾就醫條件;支持煙臺萊山秀林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等13個民辦養老機構實施養老機構改擴建、設施改造和設備購置,提升機構養老服務條件。
三、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各級財政部門積極對接項目主管部門,認真履行項目申報組織、審核、監督管理職責。省財政廳專門安排駐地市財政檢查辦事處對申報材料進行復核,赴項目現場實地核查;并委托第三方機構對貸款貼息資金使用績效進行檢查評價,評價報告顯示,項目責任主體能夠規范使用資金、嚴格財務監控,貸款貼息資金績效情況總體良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會公益性項目服務對象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