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適應新常態,主動應對嚴峻的財政經濟形勢,狠抓財稅收入,達州市財政局認真貫徹落實《達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八條意見》,取得明顯效果。
一、狠抓財政收入。按市政府要求對全年收入目標進行分解,多次召開全市財稅收入分析會,會上通報了全市財稅收入狀況,分析問題,部署任務。多次組織召開國稅、地稅、財政收入分析會,就財政收入的任務、存在的困難、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了深入分析討論,研究措施,推進落實。
二、完善綜合治稅平臺功能。針對綜合治稅平臺的涉稅信息統計功能和涉稅信息查詢功能、系統自動考核功能等進行優化完善,進一步加強對信息平臺涉稅信息的分析運用,提升涉稅信息利用效率,通過分析查找疑點數據,提升稅源監控水平,查找管理薄弱環節,堵塞管理漏洞。狠抓信息采集分析,落實專人,督促各涉稅信息單位按時按質報送涉稅信息。進一步建立健全涉稅信息報送考核制度,將各單位的組織重視程度、涉稅數據報送情況、信息報送采用情況、日常工作開展情況等納入考核范圍,考核結果納入市政府績效考核并進行定期通報。
三、開展政府性投資項目的稅收清理。對全市所有政府性工程項目納稅情況進行了認真清理,加強市本級政府性投資項目的稅源管控。在工程設計預算書或竣工決算報告確定5個工作日內,要求業主單位將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數量和勞務情況、材料等涉稅信息抄報給同級國稅和地稅部門。嚴格政府性投資工程項目款項撥付,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各項目業主單位在撥付工程款項時,要求施工單位必須提供稅票,凡施工單位未取得發票和繳稅憑證的,一律不予撥付工程款,確保我市工程項目稅收收入的及時入庫。
四、扶持發展重點稅源型產業。認真落實產業發展稅費優惠政策,大力支持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從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劃出30%以上的資金,用于支持重點稅源企業轉型升級或提檔升級。認真落實產業發展稅費優惠政策,大力支持先進制造業、節能裝備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劃出30%資金,其中,15%用于轉型升級類項目,15%用于重點稅源企業提檔升級類項目。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對符合條件的新遷入達或在達新設總部企業,同級財政按投資規模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五、支持納稅前百位企業發展壯大。對第二、三產業中年度納稅額排名前百位的納稅企業,建立了“雙百企業庫”。并多方位、多渠道籌措資金,用于強化企業要素保障和政策傾斜,大力支持企業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企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鼓勵爭創知名品牌商標。把握營改增有利于經濟轉型升級的良好契機,全力推動服務業發展,通過進一步打通、延伸和拉長服務業之間、各個環節之間的增值稅抵扣鏈條,并以此為契機,著力整合業務資源,拓展業務空間、開拓市場渠道、創新服務領域,有力地促進了電子商務業、物流業等服務業企業發展模式和經營方式的轉變,為培育涵養財源稅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