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婁星區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進項目建設,拓寬融資渠道,減輕區級財政投資壓力,有效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通過政府特許經營權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突破項目建設瓶頸。
一是構建工作機制。成立婁星區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婁星區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評估審查聯席會議機制,由區政府領導負責,區財政局牽頭,建立了PPP項目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依據政府各部門的職責職能,加強橫向聯動,加強對PPP項目建設的指導。規范了PPP項目實施辦法和PPP工作流程表。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將省、市下發的有關PPP的文件下發到各項目單位進行學習領會,組織有關PPP工作的研討會、推進會,邀請了上級專業人員、中介機構等從事PPP工作的同志進行宣講。
三是做好項目篩選和推進。對全區“十三五”規劃項目庫里面符合PPP操作模式的項目進行認真篩選,廣泛征求意見,隨時跟進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掌握項目的推進情況,及時調度,隨時向政府領導進行情況匯報。目前,從24個項目里確定了6個PPP備選項目,其中婁星楚英實驗學校PPP項目已正式簽約,擬投資1.4億元。
四是發揮首個項目的示范效應。為推動婁星區首個PPP項目,在嚴格政策要求和操作規范的基礎上,財政部門全力配合項目實施單位對項目進行了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持續對該項目實行嵌入式、全流程管理,確保該項目規范實施,確保該項目成為經得起考驗的“樣板”和“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