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支付是各級財政均衡地區間財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欠發達地區基層財政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中山市通過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提升各鎮區的可支配財力,2015年鎮區可支配財力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49.5%,較未實施一般性轉移支付前提升了11.2個百分點。2016年繼續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扶持力度,一般性轉移支付占比高達60%,提前一年完成省要求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占比達60%以上的工作目標。
一、實施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近年來受經濟增速放緩、結構性減稅等多重因素影響,盡管全市市級稅收收入增長有所減緩,但中山市對鎮區仍不斷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根據鎮區年度財政收入能力與支出水平的變化趨勢,逐年提高全市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總量,并參照省關于臨時救助政策,對鎮區給予臨時救助,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2016年安排8億元均衡性轉移支付、3億元鎮區臨時財力補充資金,分別較上年增幅90%和20%,確保基層部門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
二、推進鎮區跨年度預算的統籌協調。根據省政府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精神,為幫助基層政府實現收支平衡,解決資金周轉困難,在2016年預算安排3億元臨時救助資金,較上年增幅20%,若剔除上年統籌省資金安排的1億元臨時救助資金后,市級安排資金較上年增幅100%,進一步加大了幫扶力度,有效解決了鎮區政府運轉困難。
三、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分配體系。2016年繼續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分配要素,實行定量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并綜合考慮各鎮區特殊困難情況等定性指標,對存在標準財政收支缺口的鎮區給予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此外,結合今年建立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的重點工作,通過市級適當獎補、鎮區統籌安排的方式,在當期均衡性轉移支付總量中一次性單獨切塊資金安排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工作。
四、加快一般性轉移支付撥付時間。根據新預算法及中央、省關于下達時限規定,為加快一般性轉移支付執行進度,對目前我市均衡性轉移支付的撥付時間予以調整,即將均衡性轉移支付由目前跨年度分4個季度撥付調整為在當年7月和在次年本級人大批準預算的30日內分兩次撥付,有效加快資金下達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