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狠抓財政收入增長,培育壯大重點財源。認真貫徹落實綜合治稅,把組織財政收入作為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想方設法加強收入征管,落實征管措施。著重加強對重點稅源、重點稅種的動態監管,以查促收,以查促管,千方百計堵塞稅收漏洞,凝心聚力狠抓工作落實,最大限度挖掘稅源潛力,做到“當月收入當月完”“本季任務本季完”。
二是加快支出執行進度,提高預算績效評價。指導、督促各預算單位加快支出進度,提升部門預算的執行率。從嚴控制預算追加,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使支出增長繼續向民生方面傾斜、向社會公共領域傾斜,真正將財政資金用于支持企業發展和社會保障。抓好預算績效管理,運用好績效評價結果,提高財政支出效益。
三是創新財政支持方式,發揮資金引導作用。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通過財政補助、基金引導等政策支持,拓寬融資渠道,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按照預算、進度和計劃,統籌調度財政資金,均衡執行好年度預算。
四是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努力打贏脫貧攻堅。認真落實各項民生政策,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強化資金監管,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比重穩定在75%以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集中有限財力精準發力,綜合施策,使扶貧資金直接惠及貧困戶,充分利用財政扶貧基金,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加大對扶貧領域的投入,努力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五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全面落實《預算法》,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從編制到執行的各項規定和管理辦法。推行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公開制度,促進預算執行規范。加強結轉結余資金管理,建立結轉結余資金定期清理機制,有效盤活財政存量。
六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肅財經工作紀律。突出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將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主動落實《準則》、《條例》,推進內部控制工作,建立內部控制考評機制,提高財政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