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以下簡稱新增費)是強化耕地保護意識、運用財經手段抑制用地過分擴張和管理土地的重要舉措。重慶專員辦近期在非稅收入收繳情況專項檢查中,發現新增費在征繳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建議相關部門和單位通過“四個強化”以進一步提高新增費征繳質量和效率。
一、強化耕地保護意識,落實執收繳納責任。
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把寶貴的耕地資源保護好,而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過程中,必然要轉用、征用農村的土地,政府征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作為國有建設用地也就發生了新增,而所繳納的新增費是國家專項用于耕地開發的重要資金,是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財力保證。所以,執收單位和繳納單位都要增強耕地保護的責任意識,充分意識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用意所在,足額、規范地繳納和執收新增費,并加強對新增費的支出監管。
二、強化信息化建設,提升征收管理效率。
執收部門要以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為出發點,積極探尋現代化管理手段。一方面,要不斷提高新增建設用地審批管理系統利用效率,不斷優化系統建設,全面反映用地審批的完整流程及展示流程中涉及的整套資料,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用地審批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工作人員責任意識、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推行無紙化辦公,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辦理件的完整性、真實性、準確性,為分析業務情況,提升執收質量的效率,控制違規審批提供有力的支持,也為提供數據共享和信息交換筑牢基礎。
三、強化內控管理制度,聯動管控業務風險。
執收部門應嚴格按照政策規定的流程執行新增建設用地審批工作,落實審批制度,積極構建用地審批的內部控制流程,規劃處、用地處、信息中心等建立信息的溝通、分享、核對的長效機制,實現對審批風險的全面控制,限制業務的自由裁量權,及時發現、糾正審批過程中的違規問題,從源頭上杜絕違規緩征、免征、多征的問題。
四、強化監督體系建設,加強批后程序監管。
在規范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的同時,要加強對違規轉嫁的查糾力度,落實新增建設用地的批后監督和跟蹤服務,防止因轉嫁帶來的一系列違法批地和閑置浪費土地等問題,有關部門應建立定期評估制度,對新增建設用地的批復情況及發現的問題定期總結,及時反饋,實現對用地審批的全流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