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2016年以來,陜西省財政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按照“廣覆蓋、保基本、促公平、便捷高效”的思路,立足資源整合,多渠道籌措資金,優化支持方式,全面推動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全面免費開放。投入資金4億元,采取門票補償、保障運行的方式,全面推進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體育場館、社區文化中心等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全省有1900多個公共文化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低收費開放,為廣大群眾提供基本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項目。二是完善提升公共文化設施條件。投入資金3億元,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和引導市縣落實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對100多個市縣級公共文化體育場館建設給予獎補,支持建成一批文化體育中心以及渭河全民健身長廊等公共文體設施,為群眾提供便捷理想的文體活動場所;三是支持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投入資金0.3億元,采取直接資助、免費培訓等方式,支持培訓基層文化人才2000余人次,選派100多名文化工作者到邊遠貧困地區服務,提升基層文化工作者整體素質,使他們更好地承擔起文化活動組織和創辦者的責任。四是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投入資金3.7億元,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送戲下鄉演出,扶持群眾自辦文體活動,為每個行政村(社區)每月免費放映一場公益電影、每年免費演一場戲、舉辦6場體育活動、開放農家書屋,使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看電影、看戲、讀書看報和開展體育健身活動。五是支持群眾文藝創作。投入資金1億元,采取項目資助和獎勵的方式,支持文藝精品創作和群眾性文藝創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劇目,推動“文華獎”“群星獎”獲獎劇目走出劇場、走向群眾,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求。
省財政在加大投入的同時,積極探索劃分各級財政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支出責任,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并向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傾斜,保障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為“三個陜西”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