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兩輛俄羅斯大貨車將48噸玉米,運到了綜合保稅區內的綏芬河僑興遠東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鋼板倉里。這是綏芬河跨境產業鏈企業首次回運俄糧入境,標志著“頭在境外、尾在境內”的跨境產業鏈開始運作。
這兩輛共裝載48噸玉米的俄羅斯大貨車,從俄羅斯波格拉尼奇內區開來,12月17日16時入境,在公路口岸貨檢通道外等待過關驗放,這也是綏芬河僑興遠東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境外建立農業基地后,首次運糧入境。
因為是首次運糧入境,報檢報關手續要一項一項跑,19日一整天,綏芬河僑興遠東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業務經理劉新江在綜合保稅區辦公大廳里報檢、報樣,取得了綏芬河檢驗檢疫局和綏芬河海關分別開具的申報單和備案清單后,下午交給公路口岸聯檢部門。12月20日9時許,兩輛俄羅斯大貨車將48噸玉米,運進了綜合保稅區內。
說起首次運糧入境,劉新江在辦理報檢報關手續時既謹慎又興奮,他說,本次運糧共計48噸,接下來還會通過鐵路口岸和公路口岸陸續運糧回國,預計運糧4000噸。
今年1月份,廣東僑興集團有限公司派員來綏芬河考察,看好了跨境農業項目,與多年在俄羅斯從事境外農業生產的企業綏芬河寶國經貿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境外建農業基地、境內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建加工廠的模式,將境外的糧食運回國內進行深加工。1月15日來綏芬河考察,1月29日就與寶國公司合作,成立了綏芬河僑興遠東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并注冊成功。
公司成立的同時,就雙管齊下,境外農場立即投入備春耕生產,在境外種植了16.5萬畝耕地,境內在綏芬河綜保區內的農業加工項目也著手立項,5月份開始施工,現在已經竣工。此次運來的玉米,將被深加工成玉米壓片,作為飼料原料,銷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