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通市通州區財政部門堅持積極作為、穩中求進原則,開拓思路、創新舉措,加快推進各項財政改革,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能。
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實施。
完善人員信息庫和項目信息庫,規范預算審核過程,細化預算科目分類,強化項目支出剛性約束;建立部門決算審批制度,明確主管部門監管責任,進一步拓展預決算信息公開廣度和深度,促進透明預算制度的建立和部門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2016年部門預決算公開范圍擴大到245家財政撥款單位;除三公經費外,增加會議費、培訓費公開內容。
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縱深拓展。
合理調整財政授權支付范圍,規范醫療保險和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方式,切實增強單位財務主體意識;選擇12所農村中小學校開展基層財政國庫集中支付試點改革,加快建立完整的國庫集中支付體系;組織開展財政授權支付業務和公務卡使用情況專項督查,扎實推進業務督導,研究推進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建設,不斷提高財政資金運行的安全性和規范性。
公用經費管理改革順利推進。
向各單位轉發《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解答》,要求嚴格執行《南通市通州區黨政機關公務接待財務管理意見》,進一步從制度入手規范單位的支出管理。配合做好全區83個行政及參公單位公務用車改革,累計處理核減車輛368輛,涉及參改人員3999名,預計全區公車改革后公務交通支出每年將減少950萬元,節支率達10%以上。
財政扶持政策改革不斷深化。
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財政扶持企業方式,圍繞產業布局和發展規劃統籌安排資金,全年撥付扶持資金1650萬元,扶持技改項目62個,拉動企業技改投入2.1億元。研究制定《通州區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涉農項目的申報、立項、驗收、資金撥付行為,探索建立以項目庫建設為龍頭,強化涉農資金整合和管理的新機制。
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持續延伸。
繼續推進績效目標和資金預算同步編制、同步審核,全年對53個部門預算項目及17個政府專項支出項目實行績效目標管理。對食品藥品監管“一中心兩平臺”建設等4個項目,試點開展績效目標過程跟蹤監控,推進預算績效與政府績效管理相銜接。組織開展33個民生項目績效自評價及7個重點項目財政再評價,切實增強部門主體責任意識,進一步激活放大績效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