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縣為加強各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報賬管理,完善經費支出報賬流程,促進“三公”經費支出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結合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建設,快速行動,從七個方面著手制定“三公”經費支出報賬管理規定,
一、實行“三單”報賬。全縣納入部門預算管理且有財政撥款的單位發生的“三公”經費支出,報賬時應提供商家出具的稅務發票(單位內部食堂提供其內部結算票據)、公務卡消費聯POS機刷卡小票(或銀行轉帳支付憑證),以及在江西省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中錄入、上傳、打印的消費明細清單等三項明細賬單(即稅務發票、銀行票據、消費明細清單),實行“三單”合一,預算單位財務方可報賬,且報賬人提供的“三單”的消費時間和金額等信息必須一致。另公務接待報賬尚需有來人單位公函或電函和單位接待審批單。
二、嚴控支出項目。按照中紀委規定,嚴控出現高檔消費,如“燕鮑翅、煙、高檔酒、會所、保健中心、按摩、高爾夫”;不準出現贈送禮金、有價證券、土特產、煙花爆竹;不準購買、印制、郵寄、贈送賀年卡、明信片、年歷等按國家規定不能報賬的支出項目。
三、控制現金結算。預算單位“三公”經費支出應采取銀行轉賬(包括電匯等)、公務卡結算等方式及時結算,不得使用現金結算。因偏遠山區等特殊原因導致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商家無法注冊,且金額小于200元以內的零星消費可以現金結算。
四、實行網絡監控。預算單位“三公消費”經費支出實行網絡監控,達到“全程留痕、陽光運行”的目標。按照《萬載縣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監管平臺對商家實行網上注冊制,注冊商家如實在監管平臺錄入、上傳、打印消費明細清單,實現對預算單位“三公”經費等消費實時監控和全程監管。
五、實時預警監控。根據財政部門按預算總額、支出標準等設置的預警規則,對預算單位“三公”經費支出數據進行自動掃描管理。如有出現香煙、會所等按國家規定不能報賬的支出項目,平臺自動預警,預算單位根據相關規定不予報賬。
六、明確單位責任。預算單位對本部門及所屬單位“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編制、核算、執行等工作負主體責任。“三公”經費支出情況按照規定實行“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財政、監察、審計、工商及其他監管部門,要按照職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履行各自監督職責。
七、嚴肅違紀問題。預算單位主管部門對其所屬單位“三公”經費支出負有直接監管責任。對發現違紀違規的問題,要按照有關規定和法定程序及時予以處理,處理結果抄送同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要加強對“三公”經費監管,預算單位如有違反規定的,將依據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理、處罰;情節嚴重的按照管理權限移送有關部門處理;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