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困難群眾維權難,法律援助申請方式不便,近年來,青陽縣不斷完善便民服務體系,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效能,探索推行法律援助流動工作站,接待咨詢、巡回受案,努力打造法律援助一小時服務圈,真正落實好法律援助這一民生工程。
一是建立顧問服務制度,方便群眾申請法援。健全服務網絡,在全縣117個村居建立法律援助聯系點,設置法律援助聯絡員,根據人員變動情況,定期對聯絡員進行調整。結合縣情開展的“一村一法律顧問”活動,依托村居法律援助聯系點設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法律顧問律師定期赴村或通過電話解答村民法律咨詢,引導符合條件的群眾申請法律援助,顧問律師負責承辦所在顧問村的法律援助案件。
二是推行上門服務措施,便利特殊群眾維權。進一步完善上門服務工作流程,制定上門服務工作制度。安排法律援助中心及各鄉鎮工作站人員、社會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針對年滿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眾開展電話預約、上門服務。變坐等服務為主動服務,實現了“哪里需要法律援助,流動工作站就出現在哪里”,上門服務受到廣大群眾好評。
三是開展流動宣傳活動,擴大法援社會影響。創新法律援助宣傳方式,制作流動工作站標牌,將全縣司法警車打造成流動法律援助宣傳車,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法律援助宣傳。組織法律援助志愿者開展廣場咨詢服務、法律援助進社區、法律知識進鄉村等流動宣傳活動,設置咨詢臺、懸掛宣傳橫幅,解答法律咨詢,發放《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農民工維權手冊等宣傳資料,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群眾知曉度,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