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島市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民生支出973億元,比去年增加56億元,占到財政支出的72%。支持提高了15項民生保障標準,新增了6項民生保障事項,擴大了3項民生保障范圍,大部分民生保障標準居全省首位,多項政策為全省唯一。
一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困難群眾過上更好生活。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470元,較上年增長4.8%、11.9%;農村五保戶集中、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11640元、5820元。社會公益性崗位補貼每人每月提高110元;協保人員就業補助、生活補助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50元。降低保障房租賃補貼發放門檻,擴大保障人群范圍,提高保障面積和標準。
二是保障各類教育均衡發展,讓孩子平等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支持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00所,建設中小學標準化食堂200所,市區新開工配套中小學和幼兒園10所,不斷改善城鄉義務教育基礎設施。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標準由每生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學齡前兒童享受政府出資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政策,解決家長后顧之憂。增加對民辦教育的投入和保障力度,民辦學校同等享受公辦學校的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教師養老保險、困難學生免學雜費等政策。設立100億元的高等教育發展基金,對引進高校給予資金、服務、用地方面優惠政策,今年引進中國科學院大學、同濟大學等9所高校,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大學。
三是深入推進醫療衛生改革,讓群眾看病更方便更便宜。建立居民社會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與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銜接機制,提高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及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待遇?;竟残l生服務項目人均補助標準提高至52元,進一步提升服務覆蓋范圍和服務質量。安排資金為全市60周歲以上低保老人免費安裝義齒,增加適齡兒童免費接種疫苗種類和劑次。支持市公共衛生中心、眼科醫院新院區、三醫改擴建等項目建設。投入1.4億元對公立醫院購買大型設備及取消藥品加成給予財政補償,保障藥品“零差價”銷售,降低群眾就醫費用。
四是支持三農發展補齊生態短板,讓鄉村更靚更美。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4.4億元,加強耕地地力保護和推廣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筑牢增產增收的基礎。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機制,提高財政補貼比例,試點開展蔬菜目標價格保險的新險種,為農業生產撐起“保護傘”。安排2.4億元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撥付1.4億元,對水源地、生態濕地、生態公益林所在地的農民給予“生態補償”,支持保護和修復農村生態環境。給予平度市糧食主產區耕地生態保護補償,打造高產農田,提高種糧積極性。
五是集中力量實施精準扶貧,幫老鄉摘掉“窮帽子”。市級財政今年統籌安排扶貧專項資金5.6億元,是去年的4.2倍,集中力量確保2016年底農村貧困人口全部“摘帽”,打贏扶貧攻堅戰。建立市級財政精準脫貧轉移支付制度,2016-2018年對全市10個經濟薄弱鎮、186個經濟薄弱村和200個省定貧困村,每鎮(村)每年分別給予200萬元、30萬元和40萬元專項補助,每年安排扶貧產業發展專項資金3000萬元,提升貧困戶自我造血能力,確保脫貧不返貧。
六是發展公共事業提升服務水平,讓群眾更有“幸福感”。今年安排公交、自來水、燃氣、供熱等財政補貼10億元,讓群眾居住出行更舒心更有保障。地鐵建設步入快車道,新增投入軌道交通項目資金12億元,累計投入達110億元,3號線年底將全線貫通運營。新機場建設順利啟動,新增投入新機場項目資金6.5億元,累計投入達77.43億元,航站區、綜合交通和飛行區工程已全面開工。安居保障工程快速推進,市級財政統籌各級各類資金投入278億元,啟動改造棚戶區6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