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積極開展績效評價。著重關注全市層面的民生保障、行政運行、教育管理方面并選取了城鄉低保、高齡津貼、教育統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涉及面廣、資金量大、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開展了績效評價。市、區財政共完成了37個項目的績效評價工作,評價項目的總資金量達1.71億元,其中:市級完成17個市級評價項目,評價項目總額1.43億元。雨城區、名山區共完成區級評價項目20個,評價項目總額0.282億元。
二是強化績效評價監督。為抓好財政績效評價工作,保證評價質量和規范評價程序,專門抽取了熟悉具體業務和項目的管理人員成立了績效監督組采取與績效評價同步實施、全程參與、跟蹤監督的方式,在績效評價的基礎上對市本級5個項目同步進行了績效監督檢查,確保了績效評價工作保質保量完成。
三是廣泛宣傳績效理念。進一步增加績效評價項目宣傳力度,尤其是一些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民生項目和重點項目依法逐步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全年在雅安市財政門戶網站公開績效管理類信息35條,同時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專業知識培訓,全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內控制度建設、會計檔案管理等業務培訓共3次,推動了部門和縣(區)由被動接受績效工作轉變為主動開展績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