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鹽城財政在收支矛盾突出情況下,按照預算足額安排、資金足額籌措、補貼足額兌現“三個足額”的要求,集中財力保障民生幸福工程支出。1-11月份,全市財政用于教育、城鄉社區事務、農林水利、社會保障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達584.6億元,增長20.3%,高于一般公共支出增幅3.9個百分點。
一是穩步提高民生保障標準。建立和落實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低保等民生支出動態增長機制,新農合人均政府補助標準從380元提高到425元以上,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50元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105元提高到115元,離任村干部生活補貼補助資金從195元提高到212.5元。
二是著力保障社會公共事業支出。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社會保障工作的通知》,側重從預算管理、項目管理、財務管理和信息管理4個方面,建立起財政服務社會保障工作的長效機制。安排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專項資金等各項經費共計1.38億元,加快推進健康鹽城建設;安排學前教育獎補、教育現代化專項資金4860萬元,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市領導掛鉤幫扶的31個項目市、縣兩級財政共計投入4650萬元。
三是積極推進各項民生措施落實。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建設所需財政資金得到有效保障。加大精準扶貧力度,安排各類扶貧資金1.7億元,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爭取省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資金1.76億元、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財政獎補資金1.4億元、美麗鄉村建設獎補資金4870萬元。積極做好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獲得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補助7480萬元。全力做好6.23自然災害救助和重建工作,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嚴格救災資金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