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七五”普法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為支持和幫助掛鉤村和掛鉤群眾開展好普法宣傳教育工作,迪慶州財政局通過歷時23天的時間,深入施壩村開展了以“四個一”為抓手的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
一是完善了一個法治宣傳教育方案。把“法律進農村”作為局機關“七五”普法活動的重要載體,制定了“法律進農村”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局黨組、各科室和干部職工的目標任務、工作職責和具體要求,安排了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經費,做到法制宣傳教育有組織、有制度、有教材、有陣地、有措施。
二是建立了一支法律知識宣傳隊伍。抽調1名黨組成員、1名副調研員、6名業務骨干組成了普法志愿者隊伍,并整合了當地的資源,建立了法律知識宣傳服務組,由黨總支書記任組長,選駐村工作隊員和有文化、有法律知識、宣傳能力和懂傈僳族語言的干部職工擔任法制宣傳員,負責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村民法律知識的咨詢與解答工作,加強基層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
三是組織了一堂村干部法律知識講座。為加強對村“三委”干部的法律知識培訓,普法志愿者組織村“三委”干部舉行了一堂法制講座,通過集中培訓、以會代訓的方式,教育基層干部自覺學法律、懂責任、盡義務、慎用權,進一步增強“三委”干部依法管理、依法辦事、依法維權的能力,提高農村法治化管理水平。
四是開展了一場農村群眾普法宣傳活動。通過深入基層接地氣注重民情,全面了解基層群眾對法律知識的需求,利用晚間休息時間,在各個村民小組輪流召開了法治宣傳教育,組織農村群眾認真學習《憲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婚姻法》、《物權法》、《繼承法》、《合同法》等與農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采取有的放矢、行之有效、受眾認可的方式,不斷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精準性、實效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五是召開了一次務工人員法治宣傳教育。針對群眾想聽的、想看的、想知道的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對進城務工人員開展了一次法治宣傳教育,組織他們集中學習法律法規中所規定的公民應有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外出打工遇到問題時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教會他們如何依法維護自身的權益。讓每一名群眾都成為法治建設的參與者、受益者,和法治建設的推動者、建設者和宣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