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CIBN東方大劇院聯合各類戲劇機構,重磅打造了《枕上無夢》《紅樓·音越劇場》《海的女兒》三大劇目的實時轉播。作為CIBN互聯網電視傾力打造的自制內容,東方大劇院的上線標志著CIBN自制內容戰略正式啟動。
東方大劇院依托專業而完整的視頻實時轉播方案,開創互聯網+傳統戲劇的創新形式,對傳統戲劇文化藝術進行了放大和延展,使其生命力和受眾面直線上升,最大程度地還原和表現戲劇現場的視聽感受,讓受眾享受到真實、細膩、致臻的觀劇感官體驗。可以說,東方大劇院為OTT電視行業內容端,注入了一股“新鮮養分”。
內容永生!OTT電視需要“養分”
面對變化的市場和政策調整,任何平臺的發展到達“瓶頸期”后,都需要不可取代的增長點,視頻網站經歷版權大戰后紛紛重金投入自制。
自國家廣電總局“181號文件”出臺后, OTT行業開始步入了多輪內容之戰——擁有海量優質內容的平臺已成為爭相搶奪的資源。雖然每家拓展產業鏈上下游的路徑迥異,但擁有多少優質內容,尤其是獨家內容、自制內容,一直是行業比拼的關鍵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在擁有雙牌照的7家廣電企業中,有5家具備電視臺背景,自制視頻內容不是問題。相比之下,完全由一家廣播電臺運營的CIBN互聯網電視就成了極為特別的存在。
CIBN互聯網電視發揮自身的優勢,在探索自制內容方面也開始發力。11月初,由CIBN互聯網電視精心打造的《東方大劇院》正式上線,標志著CIBN自制內容戰略的啟動。
《東方大劇院》是由CIBN互聯網電視聯合各類戲劇機構,重磅打造的“互聯網+戲劇”現場傳播項目,讓中國優秀的戲劇、戲曲等舞臺表演藝術,借助互聯網電視平臺走進千家萬戶,讓觀眾坐在家里卻能如同身臨其境般的,同步感受戲劇現場的藝術魅力。并形成戲劇行業全新的產業模式,帶動整個戲劇行業的繁榮發展
東方大劇院拉開“互聯網+文化”大幕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戲劇是一種逐漸被人忽視的藝術形式:話劇、京劇、豫劇、越劇、評劇、黃梅戲、昆曲、歌劇、舞劇、音樂劇、曲藝等,傳統故事都在用戲劇講述。如果說文化藝術是塑造靈魂的基石,那么戲劇就是展現靈魂藝術的舞臺。
去哪里感受戲劇文化?回答往往只有一個——傳統劇場,和傳統娛樂內容相比,戲劇總感覺“高不可及”。票價動輒成百上千,好劇場基本只在一二線城市,看戲劇似乎成為了一種“奢求”。離開劇場,戲劇還有生存空間么?如今,當我們打開電視,被大量“網生”劇目霸屏,高顏值,大明星席卷電視大屏,傳統文化藝術劇目無處可尋,似乎戲劇與大屏“絕緣”。
一位著名的戲劇評論家說過:“挽救戲劇的一劑猛藥是使戲劇走向市場,可這一味藥至今無人敢下。”戲劇不是沒有觀眾,而是沒有走近觀眾,當下的戲劇市場蓄勢待發,演出時間,演出環境及票價都會成為影響戲劇市場的重要因素。
隨著“互聯網+”的襲來,戲劇不在專屬于劇場內的一腔一調,戲劇節目已慢慢融入當代人們的日常生活。2016年11月2日,隨著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話劇《枕上無夢》在中國互聯網觀劇平臺——《東方大劇院》重磅上線,未來足不出戶就能同步觀看精彩紛呈的戲劇舞臺現場演出,為眾多想看戲劇卻又無法走進實體劇場的觀眾,提供一種全新的觀劇方式。
此次,東方大劇院聯合各類戲劇機構,重磅打造了《枕上無夢》《紅樓·音越劇場》《海的女兒》三大劇目的現場轉播。其中,于11月19日在線轉播的《海的女兒》音樂劇,還首次引入裸眼3D+VR+AR的視覺特效,重塑經典,講述美輪美奐又妙趣橫生的童話故事。
《東方大劇院》基于CIBN互聯網電視平臺,面向全球觀眾打造“現場轉播+全球同步”全程打造超高清聲畫體驗, 不受地域限制,采用全高清的轉播設備,并對現場聲音做專業化的精細采集,讓觀眾在欣賞戲劇時能夠得到致臻的視聽感受,而多機位的轉播設置,可以讓觀眾完全享受到坐在VIP座位的觀賞視角,甚至還有現場都無法看到的特殊角度,最大限度地還原現場,讓觀眾通過熒屏能夠切身感受到戲劇的魅力。
互聯網+戲劇的探索,讓更多的人看到戲劇藝術,不僅僅局限于劇場,可以說,走進大屏的戲劇藝術開啟了遠距離傳播時代。《東方大劇院》重磅上線是對傳統戲劇行業的一次全面升級,以互聯網結合傳統戲劇行業的方式,來促進戲劇行業的創新,為中國戲劇行業帶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