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專員辦在財政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積極貫徹財政部的有關決策部署,齊心協力、統籌謀劃,著力完善工作機制、探索方式方法,進一步做深做實中央專項轉移支付監管工作,穩步推進專員辦工作轉型,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立足實際,完善制度,夯實管理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海南專員辦在認真學習《財政部關于專員辦進一步加強財政預算監管工作的意見》(財預〔2016〕38號)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的基礎上,著眼長遠發展、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海南專員辦2016-2018年專項轉移支付監管推進方案》,就專項轉移支付監管的實施思路、工作目標、組織保障、工作步驟、任務分工、實施要求等進行了明確,統一了思想認識,調動了各處室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我辦正著手修訂和完善轉移支付工作事項內容和流程模板、臺賬模板,研究出臺《海南專員辦專項轉移支付監管操作規程》,謀劃信息化監管手段等,不斷夯實轉移支付監管工作基礎。
二、精心謀劃,周密部署,高效完成任務
推進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監管,是實現專員辦財政業務監管全覆蓋的重要抓手。一年來,海南專員辦各處室加強學習、提前謀劃、主動出擊,在實施部門預算監管等工作的同時,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難,共組織開展專項轉移支付監管業務約30項,如期保質保量完成了各項計劃和追加任務。監管內容覆蓋專項轉移支付的事前、事中、事后等各個方面,采取了審核、監控、督導、核查、評價、檢查、調研等一系列監督管理手段,著力將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的申請、分配、下達、落實、使用、績效評價等全流程納入監管鏈條,確保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安全、規范、有效。通過近年來的實踐,逐步探索形成監管到位、制約有效、良性互動的監管體系,服務轉型發展大局。
三、深入基層,掌握實情,發揮就地優勢
發揮就地就近監管優勢,促進中央財政管理鏈條有效延伸和各環節有機銜接,是專員辦服務財稅改革和財政管理大局的有效載體。一年間,海南專員辦在扎實做好非現場審核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貼近地方的優勢,深入基層調查訪問,向財政部反映真實情況,并提出切合實際的政策建議。比如在今年開展的扶貧資金監管工作中,我辦工作組深入貧困縣、貧困農場、貧困林場等地,到鎮、進鄉、走村、入戶,搞座談、聽情況、查現場、訪農民,切實把握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和實施效果,并通過實地調查了解的情況來印證書面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最終形成客觀全面的監管報告上報財政部。此外,我辦還結合監管工作深入實地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提升了我辦服務財政改革發展大局的水平。
四、內聯外拓,加強互動,擴大工作影響
建立和完善“兩個聯動”機制,是財政部加強專員辦財政預算監管工作的重要部署。海南專員辦在凝聚自身合力的基礎上,積極加強與地方財政部門等的溝通互動,把握監管主動,拓展監管影響。一方面,針對專項轉移支付的監管特點,在辦黨組的統一領導下,圍繞轉型目標、打破處室界限,成立了轉移支付監管推進小組,協調推進全辦轉移支付監管工作,形成內部合力。另一方面,通過聯席會議、專題調研等形式,主動與海南省財政廳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等開展交流,并借助海南省財政工作會議、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座談會、全國人大財經委專題調研會、海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等機會,宣傳中央政策和我辦工作成果,有力地擴大了專員辦工作轉型的影響。
五、及時反饋,督促整改,提升監管實效
專項轉移支付監管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規范管理、促進中央政策的有效落實。海南專員辦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改變檢查思維、提升服務理念,著力保障中央特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貫徹落實。一是及時反饋、實現邊審邊改,在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對于內部管理不到位等一般性問題,及時提示,要求立行立改。二是重點約談、發揮警示作用,如針對我辦在某醫療資金監管中發現的問題,約談了省級有關主管部門和醫療機構,促進了對全省省屬醫療機構財政資金的規范管理。三是組織通報、推動整體規范,如我辦針對幾項資金監管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起草了通報稿,并發文通知有關省級主管部門和市縣政府召開通報會,督促各方采取具體措施,確保中央資金充分發揮效用。同時,我辦主動向財政部有關司局反映情況、請示匯報,提出合理建議,促進監管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