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財政部門把支持脫貧攻堅作為財政部門的重點工作,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統籌資金,創新機制,為脫貧攻堅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加大專項扶貧資金投入。截至目前,2016年省財政已籌措專項扶貧資金40億元,同比增長30.8%。其中省級預算安排資金11.7億元,占中央補助資金的41.3%;同比增長41%,高于中央補助資金增幅13個百分點。為充分調動基層政府的積極性,專項扶貧資金按因素法切塊下達,賦予貧困縣自主安排使用扶貧資金權限。市縣兩級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7.3億元,比2015年增加4.6萬元,增長26.6%。
二是拓寬扶貧資金投入渠道。為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省財政廳在足額籌措專項扶貧資金的同時,拓寬資金投入渠道,2016年安排政府債券扶貧資金34.85億元、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補助資金3.89億元,支持各市縣統籌用于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
三是創新融資模式支持易地扶貧搬遷。2015年年底,省財政安排地方債券資金10億元,在全國率先注冊成立了河南省易地扶貧搬遷投資公司,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提供融資服務。目前全省2016年有易地搬遷任務的41個項目縣(市、區)政府已全部與省扶貧搬遷公司簽署了《項目縣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政府購買服務協議》。同時,我們研究確定了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資金籌集使用償還意見,確保易地搬遷順利推進。
四是積極推進財政資金統籌整合。研究制定《河南省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實施辦法》和《河南省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及時舉辦了全省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暨加強扶貧資金管理業務培訓班,確保政策盡快落實到位。截至目前,53個貧困縣均已結合當地脫貧攻堅實際情況,制定出臺了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實施辦法及資金管理辦法,為統籌整合資金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8月底,全省53個貧困縣已統籌整合相關涉農資金61億元。
我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印發“五個辦法”“五個方案”后,特別是積極推進落實
(一)及時開展業務培訓。為確保各項政策順利推進,我們向省直有關部門財務負責人、相關省轄市和貧困縣財政部門負責同志講解政策,幫助相關同志準確認識和把握政策,做好思想動員,解除疑慮擔心,
(二)強化組織領導。為確保統籌整合工作扎實有效開展,加強和財政部及市縣、部門間協調配合,及時打通政策通道;我廳建立了廳內聯席會議制度,制定內部會商、外部協調、信息報送、臺帳管理等制度;逐條細化“5個辦法”、“5個方案”和“5個專案”各項任務,明確具體任務措施和要求,制定專題工作臺賬,分解到相關處室、責任人,形成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的工作格局。
據統計,
三、認真做好對口幫扶和聯系督導貧困縣工作
(一)對口幫扶新蔡縣工作。廳黨組成立了“對口幫扶新蔡縣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對口幫扶工作隊,2名處級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廳機關各黨支部、黨員干部與省直派駐第一書記的貧困村貧困戶、貧困學生“一對一”結對幫扶,積極做好幫扶工作。一是改善基礎設施。駐東湖村工作組,2015年至今投資600多萬元實施修路、亮化、綠化等。駐大宋莊村工作隊通過到戶增收項目,引導貧困戶加入環衛工作隊,增加了貧困戶收入。二是開展產業扶貧。通過積極協調,省派新蔡縣的五個駐村第一書記利用省財政下達各自村的145萬元發展集體經濟資金,聯合建設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185萬度,收益100多萬元,每村每年可獲得村集體收入10多萬元,項目周期20多年。駐大宋莊村工作隊協調花生種植到戶增收項目和苗木種植科技扶貧項目,在村小學房頂建設40千瓦光伏電站,年收益最高能達到5萬元/年,幫助學校創收。每年對30名貧困學生給予支持,確保不因貧失學。三是深入企業調研。自2015年9月開始,駐村工作隊會同縣有關部門按照行業分布、成立時間、注冊資本、主營業務、獲得專利、人員狀況、財務狀況等指標對全縣36家企業和5家新型經營主體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登記整理,初步建立起了新蔡縣企業項目庫,扶持新蔡縣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材料和幫扶依據。
(二)密切聯系督導西華縣。
西華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目前全縣共有貧困村126個,貧困戶48093戶貧困人口16.4萬人。致貧原因主要系因病、缺資金、缺技術等,其中,因病20.1%,缺資金37.6%,缺技術22.5%,自身發展能力不足5.7%,缺勞力3.4%,因災3.3%,其他原因7.4%。財政廳黨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和廳長專題會,研究部署督導聯系西華縣脫貧工作,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制定了《河南省財政廳對口聯系西華縣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建立了督導聯系工作組,每個季度至少開展一次聯系督導活動,督促西華縣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各項工作。目前,已對西華縣的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對西華縣落實省委省政府“五個辦法”、“五個方案”有關情況進行了調研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