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加快建立教育救助、衛生救助、產業扶持“三項扶貧基金”,切實解決老百姓現實困難,助推精準脫貧。
爭取支持,加大投入。積極對接和爭取省級補助資金到位7519萬元,州與縣市財政投入3338萬元,接受社會捐贈165萬元,截止10月31日,全州“三項基金”總規模達1.1億元。力爭到今年11月底“三個基金”全州總額達6.6億元、實現全覆蓋。
建章立制,規范運行。堅持制度先行,精準對接貧困家庭實際困難,分別制定出臺了《教育扶貧救助基金管理辦法》《衛生扶貧救助基金管理辦法》和《產業扶持基金管理使用辦法》,明確基金規模、資金用途、使用期限、退出回收機制等事項,確保三項基金“用得出、還的上、可持續”。
因戶施策,精準投入。教育救助和衛生救助兩項基金根據量入為出、專款專用原則,按照每戶每年500—5000元的救助標準,主要用于幫助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就學、看病就醫等直接相關特殊困難;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重點支持貧困戶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1+X”生態、種養殖、農旅結合等產業,帶動貧困戶和村集體持續穩定增收。
從嚴監管,確保安全。嚴格實行“三項基金”專款專用,加強監督檢查,嚴肅財經紀律,嚴禁擅自擴大支出范圍,嚴禁以任何形式擠占、挪用、截留和滯留,嚴禁向救助對象收取任何管理費用,確保各級干部和“三項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