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明光市財政局把“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作為重要任務抓緊抓好,不斷加大對惠民資金的監管力度,采取多種措施筑牢惠民資金“安全網”。
一是“建”制度。制訂、完善民生工程資金管理辦法和制度,修訂完善了《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考評管理辦法》《明光市民生工程資金管理辦法》《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光市民生工程資金監督檢查辦法》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民生工程審計監督的意見》等文件,并公開舉報電話、暢通監督渠道,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網絡,為惠民工程資金安全高效使用保駕護航。
二是“嚴”程序。惠民工程資金專戶管理,專賬核算,確保專款專用。對工程建設類項目,嚴格按照“六制”管理,加強資金調度,根據工程進度和需要撥付到施工單位,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對補助類資金按照“張榜公示、審核審批、打卡發放”的程序,通過“一卡通”及時足額發放到人。對參保類項目資金,盡可能提前撥付到基金賬戶;對培訓類項目資金,經過嚴格審批程序,確保真實準確后,直接撥付到用款單位。
四是“曬”過程。在公交站臺、政務公開欄中動態及時公示各項惠民工程數據和各項政策規定。對補助類項目重點公示補助申請流程、審批程序以及最終受益對象的基本信息;工程類項目重點公示項目建設點、開工時間、竣工時間、建設單位、投資規模、監督電話等;同時還通過鎮(鄉、街道)村財務、政務公開以及對標識、標牌項目建設點的公示,進一步增強了各項民生工程資金使用的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以確保每一筆民生工程資金用到實處。
五是“強”監督。為了確保各項惠民資金規范、安全。市政府成立由市監察、市財政、市審計等部門人員組成的市民生工程督查組,從嚴督查,嚴格責任追究;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特邀監督員進行巡查巡視,擴大監督面;及時組織市審計局對惠民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跟蹤審計調查,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管理;通過構建多元立體的資金監督體系,確保惠民資金使用安全、規范、高效。
六是“重”評價。建立惠民資金績效激勵與約束機制,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相互聯動,不斷加大對各項惠民資金使用管理的考核力度,將績效考評結果列入對鄉鎮、街道辦事處,市直相關單位的年度考核,并作為下一年度惠民資金預算安排的依據。確保最大限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