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經開區共建設民生工程公租房項目26個,14825套,88.65萬平方米。其中企業自建21個項目8516套51.85萬平方米,政府投資建設4個項目6309套42.2萬平方米,投資13.25億元。2016年,該區創新舉措,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投入400余萬元,推行“市場化運營、專業化管護、社會化配套、精細化考核”,不斷提升公租房項目建后管養水平,持續發揮民生工程效益,為企業職工和群眾入住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一是市場化運營提高效率。采取建管分離、公建民管的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選擇一級資質的企業,對規模最大的出口加工區公租房實行市場化運營、契約式管理。公租房管護費用按市場價格確定,由承租人承擔一部分、區財政補貼一部分,管護企業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財政花錢買服務、養事不養人。
二是專業化管護提升質量。建立了公租房管理體系和規范,在合同中明確管護服務標準和具體要求。為確保服務質量,管理公司共配備人員140多人,從事專業化管理,建立20多項服務流程,確保入住服務、日常管理、安保巡查、衛生保潔、零星維修等各個環節全部按照ISO9001標準執行,以專業化提升公租房“保姆式”服務的質量。
三是社會化配套完善功能。結合出口加工區公租房承租人的特點和生活需要,投資配套建設了總面積達20500平方米的餐飲休閑、洗衣房、非機動車庫、銀行、超市、通訊營業廳,以及職工活動中心、籃球場等公租房等服務配套設施,并通過市場化招商引進24家社會化服務主體提供便利化服務,形成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的良好環境。
四是精細化考核強化監督。按照合同約定的服務規范要求,一方面委托區屬企業海恒集團按月對管理公司進行日??己吮O督;另一方面,由入住企業安排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對管理公司的服務開展監督評價。同時,按季度、分項目開展住戶滿意度調查,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己私Y果與合同續約及財政補貼掛鉤,確保服務滿意度的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