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織開展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組織專家對婁底市漣水河綜合治理工程(神童灣段)PPP項目、萬寶新區保障性住房安置基地及配套路網建設PPP項目、婁底市水府新城水洋生態新區樂坪大道東延線及華星路(地下管廊)綜合開發建設PPP項目、婁底市中心城區道路提質改造及風貌整治工程PPP項目、婁底市中心城區路網完善工程PPP項目等5個項目進行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評審,并向項目實施機構出具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批復文件。
二、建立PPP評審專家庫。在住建、公路、交通、規劃、水利、融資平臺公司等部門和行業中征集一批工程類、經濟財務類、法律類等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對PPP相關領域知識比較熟悉、參與過PPP相關工作的專家近100人,建立PPP評審專家庫。
三、籌建PPP財政引導基金。出臺《婁底市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財政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將PPP財政引導基金優先級份額收益、本金退出和管理費納入財政預算的議案,經過競爭性磋商程序確定的交通銀行等四家候選供應商,現已向總行申請授信。
四、組織篩選2016年第二批PPP項目。征集2016年擬實施的第二批PPP項目。經初步匯總,2016年擬實施的第二批PPP項目共計41個,總投資約360億元,其中市本級11個,投資約118億元;雙峰縣14個,總投資約111億元;新化縣14個,總投資約124億元;漣源市2個,總投資約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