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調轉促和供給側改革要求,貫徹安徽省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的發展戰略,今年,在廣德縣委、縣政府積極爭取和支持下,四合鄉被確定為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培育對象。為全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廣德縣財政整合優勢資源,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助力四合“全域旅游”發展。
明確方向,重點扶持。據了解,四合鄉緊緊圍繞“旅游+”戰略,通過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性、綜合性利用,不斷延長以旅游業為主陣地的上下產業鏈,大力培育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打造集觀光、體驗、養生為一體的多元化特色小鎮。在明確優化生態環境、壯大集體經濟、實現扶貧的扶持方向后,廣德縣財政多次開展部門會商會議,積極梳理現有項目,并實地走訪調研,經綜合研判,最終確定了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平臺,整合涉農資源,集中財力辦大事。
多規合一,科學推進。在符合特色小鎮創建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的基礎上,縣財政因地制宜,采取了農發扶持項目設計與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土地利用、農田水利等規劃多規合一的方式,支持融合發展,深挖發展潛力。在農發土地治理項目設計和重點布局上,縣財政局著重以改善生態環境、完善農業基礎設施、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為目標,精準發力,切實發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引領示范作用。
培育特色,壯大產業。四合鄉自然風光秀美,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板栗、毛竹、絲綢等產業優勢突出。廣德縣財政采取三種途徑對“基地+產業”模式予以重點扶持。一是利用增量資金對特色小鎮中心區域徐村社區實施生態治理,二是對四合鄉盛產的茶葉進行名優茶加工項目扶持,三是對特色產業繭絲綢生產與加工采取財政貼息的方式予以扶持,通過培育特色、壯大產業,帶動四合鄉農業產業化發展,拓展群眾就業渠道和增加經濟收入。
多元投入,融合發展。在支持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縣財政以“多元投入,整合推進”的工作思路,積極的向縣鄉兩級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認真謀劃項目資金整合工作,充分發揮財政、交通、農委、水利、林業、宣傳等各部門資源優勢,聚攏合力,高效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在第一批計劃整合資金中,農業綜合開發投入增量土地治理資金約450萬元,農業產業化資金約300萬元。同時引導交通、八小水利工程、美麗鄉村建設等各類項目資金“捆綁”投入,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促進四合鄉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農業的發展,加快旅游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