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北省扶貧辦了解到,今年以來,河北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戰略性任務來抓,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河北省脫貧攻堅進展順利,取得明顯成效。1-6月份,62個貧困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元,同比增長13.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中央和省共安排財政扶貧資金41.96億元,其中省級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1.6億元,較2015年實現翻番。
按照“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思路,我省今年計劃實現100萬貧困人口脫貧、3442個貧困村出列、19個貧困縣摘帽。圍繞全年目標,我省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易地扶貧搬遷是全省脫貧攻堅的“當頭炮”,我省制定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實施方案》,依托省建投組建了省級易地扶貧搬遷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有搬遷任務的38個縣全部組建縣級投融資平臺并負責項目實施。
產業扶貧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頭戲”,我省制定了《關于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的實施意見》,引導各地探索模式、創新機制,因地制宜發展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特色脫貧產業,加快脫貧進程。在特色農業扶貧方面,印發了《62個貧困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幫扶方案》,重點發展設施蔬菜、林果、食用菌、養殖、中藥材等,預計帶動50萬人脫貧。在光伏扶貧方面,申報光伏發電規模295萬千瓦,預計帶動近9萬人脫貧,下一步重點推動100-500千瓦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在旅游扶貧方面,借召開全省首屆旅發大會東風,在58個縣、260個貧困村開展旅游扶貧,預計綜合帶動8萬人脫貧。在電商扶貧方面,實施“十百千萬”電商扶貧工程(打造10個縣級示范館、100個示范村、1000個村級示范服務站,培養1萬名電商就業創業人員),目前已有57個貧困縣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在家庭手工業扶貧方面,組織引導10個縣、150個貧困村開展家庭手工業扶貧。在平鄉、陽原、白溝周邊近百個鄉村,形成童車、皮毛加工、箱包等集中連片產業區。
在脫貧攻堅中,我省積極織牢“保障網”。上半年,全省實現農村低保線與扶貧線“兩線合一”。出臺了《關于提高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救助水平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的實施方案》,8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組織實施,實現基本醫保待遇水平、大病保險報銷水平、醫療救助水平“三個顯著提高”。同時,組織全省28所三級醫院與62個貧困縣縣級醫院開展了結對幫扶。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工程覆蓋22個燕—太片區縣;對省內公辦普通高中、中職學校、普通高校就讀的25萬名貧困家庭學生實現“三免一助”(免學費、免住宿費、免費提供教科書,享受助學金)全覆蓋。
為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我省打好“組合拳”。規劃方面,加快編制我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2016—2020年)》《燕山—太行山(河北)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十三五”實施規劃》,并與全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行業部門專項規劃有效銜接,以規劃精準引領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交通方面,貧困地區普通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補助標準較“十二五”時期提高50%;惠及11個貧困縣、55萬貧困人口的太行山高速開工建設。水利方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貧困地區灌區續建配套工程,推進農田“五小水利”工程向貧困村傾斜。電力方面,重點推進南部地區42個貧困縣、910個貧困村的電力設施建設,實施北部地區農網升級改造項目。通訊方面,重點在張家口、承德、保定3市的1700多個貧困村實施通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年內全省貧困地區75%的行政村實現通光纖、90%的行政村實現通寬帶4G網絡。生態方面,貧困地區新增公益林占總面積的77.5%,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護林員1.3萬人。美麗鄉村建設方面,除列入美麗鄉村建設的1000個貧困村外,我省通過省級平臺融資支持3269個貧困村每村50萬元,用于改廁改廚改水,加快貧困地區人居環境改善。
我省還積極構建脫貧攻堅“新機制”。在全省推廣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科研機構+合作社+農戶“六位一體”股份合作模式,推進資金到戶、項目到戶向資本到戶、權益到戶轉變,使貧困群眾成為收租金、領薪金、分股金的“三金農民”。積極推廣“政銀企戶保”融資機制,出臺了《“政銀企戶保”金融扶貧實施意見》,大力推廣政府搭臺授信、銀行降檻降息、企業農戶承貸、保險兜底保證的金融扶貧模式,62個貧困縣全部建立風險補償機制。探索土地扶貧機制,單列1萬畝新增用地指標支持貧困縣扶貧項目建設;制定了支持貧困縣土地整治5條措施和增減掛鉤10條措施,引導和鼓勵貧困縣實施荒山綜合開發、撤并村莊土地整理等土地扶貧項目,補充耕地指標和增減掛鉤結余指標在省域范圍有償轉讓,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聚財力、破瓶頸。推行涉農資金整合機制,制定了《關于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實施意見》,在62個貧困縣全部推開,共涉及中央、省40項資金用于整合。目前,全省已整合可使用資金117億元。建立貧困退出機制,出臺了《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實施意見》及《實施細則》,明確了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防止“數字脫貧”或“被脫貧”。建立扶貧資金入股龍頭企業風險防控機制,起草了《建立農村股份合作資金風險防控機制實施意見》,重點建立扶貧資金入股的前置風險防控、過程風險防控、結果風險防控“三重防線”,已評出420家省級扶貧龍頭企業,確保讓廣大貧困戶積極參與扶貧項目并實現受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