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昆明市啟動財稅體制改革以來,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方向明、抓手實、目標清,各項工作推進有力,政策方案陸續出臺,方法措施細化具體,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一、以方案為總攬,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根據中央和省級關于全面深化財稅改革的決策部署以及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2015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1+3+18”的財稅改革一攬子方案,其中“1”是指昆明市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3+18”是指根據條件成熟程度,分期推開實施的三類18項單項改革方案。圍繞總體改革方案,一年多來,全市財稅部門按計劃有序推進了一系列重點改革:
一是改革預算管理制度。圍繞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的要求,市政府印發了《昆明市改革市本級預算編審體系實施方案》,從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創新市本級預算編審方法、規范市本級預算編審程序、健全預算標準體系等四個方面明確了預算編審體系改革的具體內容。西山區、尋甸縣等12個縣區均出臺了《改革本級預算編審體系的實施方案》。2016年全市財政部門預算編制全面落實本級預算編審體系改革,2017年逐步實現政策、規劃、預算的有機結合,到2020年,基本形成與現代財政制度要求相適應的政府預算編審體系。
二是深化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改革。為有效防范財政金融風險,市政府出臺了《昆明市深化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從規范政府性債務舉借使用償還行為、政府債務舉借實行規模控制、規范政府債務的舉借程序和行為、政府債務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完善政府性債務償還機制、建立完善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債務風險應急處置機制等方面規范了政府性債務管理。宜良縣還出臺了《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整體方案》《政府融資資金統籌管理暫行辦法》《政府性債務月報制度》等四項制度。通過深化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改革,截至目前,昆明市爭取到新增債券45億元、置換債券350.84億元。市級財政積極與多家銀行合作,使用成本較低的過渡性融資資金置換存量債務,目前,浦發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750億元融資額度獲得批準,實際到位200億元,首批項目145億正在實施,解決了短期償債壓力。
三是大力推廣運用PPP模式。為拓寬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投融資渠道,市政府出臺了《昆明市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施方案》,對PPP實施范圍、操作程序、政策支持、運行監管等予以了明確。2015年,向財政部申報了第二批PPP示范備選項目18個,軌道交通4號、5號線工程等3個項目入選財政部第二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總投資金額465.88億元,占全省入選項目總投資的63.6%。2016年,向省財政廳上報省級首批PPP示范備選項目10個,有5個項目入選省級示范項目。為加強PPP模式的推廣運用,又先后出臺了《昆明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昆明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預算管理暫行辦法》等8個PPP配套文件,為加快推廣運用PPP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是加強財政預算支出管理。為進一步提高預算執行質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市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預算支出管理的通知》,對各類財政資金撥付時限作出了明確要求,特別是對與經濟支撐性指標相關的八項財政支出進行了逐級分解下達。對預算執行進度未達到序時進度80%的本級部門和下一級地區采取調研、約談、通報等方式;對當年截至6月30日的支出進度低于40%、截至11月30日的支出進度低于75%,按實際進度與要求進度的差額同比例扣減當年預算,在安排下年預算和分配轉移支付資金時按照一定的比例予以核減。2015年全市“三公經費”支出數比上年同期減少2800.75萬元,下降5.37%。
五是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按照“政府領導、財政牽頭、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原則,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預算績效管理的26項改革任務,形成了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推進,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16年市本級委托社會專業機構對部門單位申報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核減預算申請資金25.65億元。2015年,對122個、涉及財政安排資金76億元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項目、民生保障項目實施財政重點監控;對54個重大、民生保障項目的績效,25個市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開展財政重點評價,評價資金總額175.7億元。注重評價結果應用,對評為“中”或“差”的12個項目,扣減2016年預算資金8200萬元,強化了“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理念。
六是穩步實施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在2014年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全市累計減稅17.32億元的基礎上,2016年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昆明市涉及9.82萬戶。市政府印發了《昆明市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方案》,召開市營改增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就有關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下發省級匯編的營改增輿論信息摘錄5期,上報省級對口部門工作信息24條,印發各類宣傳資料13萬份,截至5月1日前,共計領發增值稅專用發票257萬份、領發增值稅普通發票748萬份、領發手工版普通發票46.98萬本、領發電腦版普通發票332.3萬套,卷式發票4.33萬卷、領發稅務登記證1萬份。5月1日零點,昆明市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順利啟動。目前,稅制轉換平穩、征管銜接平穩、行業運行平穩。
二、以任務為抓手,財稅體制改革收獲重要經驗
一是方案明確,舉措得當。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后,圍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的66項改革工作要點和20項重點改革事項,全市各級財政部門結合本級實際制定了《全面深化財政改革工作方案》,市級財政提出了推進透明預算制度建設、完善市對下轉移支付體系、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積極盤活存量資金、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深化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等十一項深化財政改革的重點工作任務。祿勸縣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明確責任領導、牽頭科室和配合科室,通過局內研討、座談調研、專家論證等方式深化縣級財稅財政改革,出臺了《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關于推進財政支出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2016年脫貧摘帽扶貧項目和其他重點工程稅收征管辦法》《2016年脫貧摘帽扶貧建設資金管理辦法》《預算單位現金限額管理暫行辦法》等多項制度,取得了較好效果。
二是且立且行,注重實效。為深化全市財政改革、以任務部署推進財政改革工作的落實,2014年以來,市級財政始終以市委改革辦下達的26項牽頭任務、57項配合任務為目標,注重改革任務的實效性和可持續性。市財政局起草《昆明市級會議費管理辦法》《培訓費管理辦法》《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及《昆明市會展資金管理辦法》時,參照全省的做法,研究周邊城市的標準,注重當前、著眼長遠,做到了既符合上級的精神,又滿足基層的實際。尋甸縣強化預算管理,建立了每月預算執行分析制度,完善預算執行分析、通報、督辦制度,建立預算執行協調機制,通過推進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結余資金管理的有機結合提高預算編制到位率。
三是領導重視,保障有力。昆明市財政局黨組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全市財政工作會議上專門安排部署重點財政改革事項,提出財政改革與財政工作同步推進。依據《昆明市貫徹實施中央和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文件精神重要舉措分工方案》,全市財政部門及時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指導思想,成立領導小組,推進財稅改革工作的組織實施。市財政局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督查督辦制度、協調聯絡制度、會議制度等三項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全市深化改革工作的推進。
三、以改革為牽引,財稅體制改革明確重點目標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財政部門將以《昆明市全面深化改革實施規劃(2015-2020年)》為藍圖,以年度財政改革工作要點為牽引,全力推進財稅改革的各項任務,下一步重點攻關以下目標任務:
一是以改革推動扶貧攻堅。對照市政府《2016至2018三年脫貧攻堅集中實施項目資金籌措方案》及《融資方案》抓好落實,創新扶貧資金使用機制,制定《關于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的實施意見》,落實昆明市扶貧資金籌資方案,制定《昆明市資產收益扶貧實施方案》,對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礦產資源占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予原住地居民集體股權方式進行補償。開展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工作,探索建立昆明市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以改革推動扶貧攻堅。
二是以改革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按照市政府關于《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建立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制度,結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行業協會改革,積極推行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試點。2016年公布《昆明市政府購買服務目錄》,研究起草《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的具體措施》,促進政府購買服務的深入發展。
三是以改革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平等協商、風險分擔、互利共贏的原則,科學評估公共服務需求,運用規范的PPP模式新建或改造一批基礎設施示范項目,重點關注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完善項目支持政策,研究利用現有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渠道,為項目提供項目前期費用補貼、資本補助等多種形式的資金支持,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為項目提供融資,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