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財政扶貧資金“當引子”。實行“預約”扶貧資金的方式,由貧困村在“摘帽”前一年末,主動向縣脫貧辦提出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縣脫貧辦根據申報情況,擬定整合方案,設定專項扶貧資金底線。今年來,岳池縣財政根據資金需求,安排縣級脫貧專項資金5000萬元,其中1000萬用于融資擔保,撬動金融資金不少于2億元。
二是行業扶貧資金“唱主角”。建立項目“雙審簽”制度,加大項目的整合力度,所有的項目、資金申報下達前,必須先征求縣扶貧移民局意見,經主管部門和扶貧移民局雙審簽后方可實施。今年來,共整合包括國土、交通、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各類涉農項目資金3.2億元,確保項目資金精準投入了貧困村。
三是扶貧到戶資金“中靶心”。整合產業周轉金、小額農貸資金、易地搬遷、低保、醫療救助、災后重建等到戶資金2.59億元,完成農村易地扶貧搬遷易地搬遷560戶、危房改造678戶,實施災后重建24戶,幫助9925人發展生產和就業,實現了產業扶持到戶、能力扶持到戶、居住條件扶持到戶、教育、醫療救助到戶。
四是社會扶貧資金“補缺口”。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扶貧捐贈日常化活動,通過村企聯姻、城鄉聯動,共募集縣直單位、規模企業及社會各界捐贈的資金以及黨員干部個人結對幫扶資金等社會扶貧資金(含物質折款)1億元,一定程度彌補了貧困村、戶精準扶貧項目建設資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