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整合資金和統籌使用的力度。全面清理整合專項資金,通過取消、歸并、調整等措施,改變專項資金“小、散、亂及效用不明顯”等狀況,結合年度工作重點動態調整具體項目安排,確保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推進實施。持續開展財政存量資金清理盤活工作,深入推進財政存量資金統籌使用改革,堅持預算一個“盤子”、收入一個“籠子”,支出一個“口子”,避免資金使用“碎片化”,盤活各領域“沉睡”的財政資金,把“零錢”化為“整錢”,統籌用于發展急需的領域。
二是強化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評價。深化績效預算改革,重點推進績效評價,強化結果導向。財政資金的使用要問責,更加注重資金使用的效益,預算安排與資金使用效益掛鉤,從而提高財政資源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果。
三是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全域發展。改革財政支持方式:在公共服務領域,財政資金以直接投資方式為主,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吸納社會資金投入;在競爭性領域,要減少行政分配,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和杠桿效應,以產業投資引導基金、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間接方式為主,推進財政資金與金融資本的深度結合,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增加投入。改革融資平臺公司。按照夯實資產規模、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加快融資平臺公司的市場化轉型,從而不斷增強改制后公司的融資能力,按市場化模式吸納更多社會資金支持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