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縣財政局牢固樹立“確實權,頒鐵證”的理念,將農戶認可作為第一要務,以“九步工作法”為統領,在堅持“進度服從質量”的前提下,創新工作方法,確保確權頒證工作穩步推進不走過場。
一是認真開展“三清”,嚴把入戶摸底關。全縣以2005年二輪延包信息為平臺,以自然小組為單位,把各戶二輪延包時的確權人口、承包地塊面積、承包合同、頒發經營權證以及留地待確權的人口、耕地面積打印后交各組確權專班對照摸底,這樣不僅保證摸底不漏戶、不漏人、不漏地塊、不漏面積,而且還提升了“三清”工作的速度。
二是制定操作指南,嚴把工作程序關。為依法依規,按照政策做好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我們結合村組實際情況,編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記錄本》即工作指南,發到每個自然小組,各組按照記錄本上的每一個環節、程序認真落實,對組級確權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規范性,為落實確權登記頒證基礎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探索調解辦法,嚴把矛盾調處關。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處是貫穿確權過程始終的重要工作,除成立糾紛調解小組,建立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外,我們針對全縣普遍性問題提出解決辦法,供各糾紛調解小組參考,目前,一些糾紛矛盾基本可在村內化解。
四是加強痕跡管理,嚴把公示關。確權登記頒證諸多環節都需農戶代表簽字認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群眾自身對多項簽字比較厭煩,為確保信息真實可靠,確保農戶群眾的參與權和知情權,在村級公告、在組級結果確認公示時,對農戶簽字的現場面進行拍照存檔,防止極個別農戶今后否認簽字的情況發生。
五是開展查看活動,嚴把質量關。我們牢固樹立“質量就是生命”的意識,要求各鄉鎮村不走過場,不違規操作,不弄虛作假,不錯登一戶,不漏一戶。及時貫徹落實全省質量管理培訓會議精神,開展全縣質量管理培訓,同時在全縣開展“十查十看”專項質量整改活動,并對活動進行督辦檢查,確保土地確權工作經得起歷史檢驗,確保人民群眾權益落實。
六是落實補貼資金發放,嚴把成果關。為檢驗確權成果是否精準,群眾是否接受和認可,我們結合今年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工作,用確權的數據成果作為資金發放的依據,共發放資金1.2億元,全部打卡到戶。目前,未出現群眾上訪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