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有效緩解實體經濟企業困難、助推企業轉型升級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深圳市財政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廣東省和深圳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優環境行動,收費基金清理減免取得實效。
牽頭制定《深圳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優環境行動計劃(2016—2018年)》。采取針對性、系統性措施,全面推進降成本工作,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助推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強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動力。主要包括7大項、41小項政策措施,通過實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業人工成本、降低企業稅負成本、降低社會保險費成本、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降低電力等生產要素成本和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到2016年底,預計為全市企業減負約835億元,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約8億元、人工成本約40億元、稅負成本約500億元、社會保險費(含住房公積金)成本約45億元、財務成本約233億元、電力等生產要素成本約6億元、物流成本約3億元。
加大收費基金清理減免力度,全面實現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個別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雖有征收依據,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存在不合理或者屬于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以及存在重復征收、政策效應不明顯、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情況。市財政委嚴格落實上級全面清理規范涉企收費措施,加大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清理減免力度,通過取消、減征、免征、停征、擴大免征范圍、合并征收項目等多種方式,想方設法進一步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一是自2016年2月1日起,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并入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國內植物檢疫費和計量收費中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證書費、標準物質定級證書費、國內計量器具新產品型式批準證書費、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考核費,自2016年5月1日起免征范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全面清理涉及礦產資源收費基金,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降為零。二是出臺免征部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通知,自2016年4月1日起免征13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對象為省內企業,免征項目包括計量收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費、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費、國內植物檢疫費、衛生監測費、委托性衛生防疫服務費、醫療事故鑒定費、無線電頻率占用費、環境監測服務費、IC卡道路運輸電子證件工本費、占用利用公路路產補(賠)償費、綠化補償費、恢復綠化補償費,全面實現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目前,深圳市保留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共15項(不含中央、省駐深單位執收項目),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在市政府、主管部門網站上實行常態化公開和動態管理,接受社會監督。創新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方式,對經認定符合裝配式建筑相關技術要求的項目在報建時可緩交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竣工驗收合格后可不用補交。三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制定深圳市涉企收費清理情況專項檢查工作分工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和開展自查自糾,對違法違規收費行為會同有關部門嚴格依法查處。
不斷充實完善政策措施,牽頭抓好降成本優環境各項工作任務的組織落實。以8月份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48號)為新契機,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充實完善深圳市降成本優環境政策措施,加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建設,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提高企業資金周轉效率,鼓勵引導企業內部挖潛,落實降成本工作配套措施,建立健全降成本工作推進機制。深圳市財政委將牽頭抓好降成本優環境各項工作任務的組織落實,確保降成本優環境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