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縣作為全省“財銀保”首批試點縣,自2015年10月成功簽約全省第一單后,積極將“財銀保”工作作為破解農業金融瓶頸的重要舉措,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工作方法,加大宣傳力度,有力推動了該縣“財銀保”試點工作的扎實落地。截至八月底,已受理98戶共計374萬元貸款申請,審批通過34戶1339萬元,發放貸款978萬元,在申報量、審批戶數、發放貸款額度等方面都居益陽市前列。
一、強化組織,夯實基礎。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實施方案、貼息管理辦法等制度性文件,由財政部門預算安排專項工作經費,從各方面保障“財銀保”工作的有效實施。建立完善財政、銀行、保險公司三方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并及時發現解決有關問題。深入開展摸底調查,在全面掌握各鄉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情況和貸款需求的基礎上,建立了全縣性的、包括300多家經營主體的“財銀保”儲備數據庫,由三方共享。加大宣傳引導,通過多種媒體平臺,以鄉鎮為單位組織干部進村入企“面對面”交流宣傳,為加快推進試點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配套政策,強化支撐。建立風險補償機制,由財政部門出資建立各類風險補償基金,提高銀行房貸能力和意愿。建立貸款保證保險補貼機制,每年由財政部門安排資金300萬元,對按期還本付息的貸款對象進行補貼,有效激發經營主體的參與積極性。嚴控貸款成本,除銀行貸款利息、保險費以外,不準收取任何形式的中介費用,同時規定貸款利率最高不超過央行同期基準利率的20%,保險費率以保險公司在保監委備案或核準的費率為基礎,年費不高于貸款本息的3%。
三、完善機制,嚴控風險。建立銀保風險管控機制,嚴格信用記錄調查,完善違約賠付追償機制,實現各個貸款環節信息共享和聯合風險管控。建立業務暫停機制,約定當一年內保險公司賠付率達到100%或對應貸款不良率達到3%時,保險公司可暫停業務。建立借款人失信行為通報機制,將借款人失信行為納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并將借款人和貸款企業情況進行共享。深入開展信用鄉鎮、村、農戶和經營主體評選活動,樹立、推廣先進典型。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輿論等手段,嚴厲打擊惡意逃債、貸款欺詐等行為。
四、創新思路、提效增速。在資料準備階段,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將貸款流程、所需資料等一次性告知貸款對象。保險和銀行部門工作人員在上門辦理時,隨身攜帶復印機等設備,盡可能避免走“回頭路”,既加快了辦理流程,同時也方便了貸款對象。在貸款審批階段,實行限期辦結制度,建立銀行、保險公司聯合調查機制和貸款審批“綠色通道”,原則上要求貸款申報在兩個星期內辦結。對未在規定時間內辦結的,由財政、農業等部門開展問責,并要求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