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期間要保障城市正常運轉,垃圾清運是不可忽視的一環。10月6日從長沙市城管執法局獲悉,假日期間,長沙每日產生生活垃圾6000余噸、餐廚垃圾約450噸,與平時基本持平,全部達到日產日清。
每日1800余趟次垃圾收運車進出
6日上午10時許,長沙市第一垃圾中轉站(以下簡稱“垃圾中轉站”)門口成了“交通要道”,一輛輛來自芙蓉、雨花、天心、開福、岳麓區和長沙縣的垃圾收集車輛不斷將生活垃圾運送到這里。在過磅后,這些原本松散的生活垃圾被卸入壓縮機內,經過壓縮減容,一個個壓實的垃圾“方塊”被推入大型垃圾轉運車,轉運至城外的垃圾填埋場。
“這些大型垃圾轉運車一天要跑四個來回,車輛都是全密封的,確保運輸途中不撒漏污染、不散發異味。”長沙市生活垃圾中轉和餐廚垃圾處理園區負責人謝松介紹,假期里的垃圾中轉站和日常一樣忙碌——從凌晨5時至下午4時,1800余趟次的垃圾收運車輛在這里密集進出,確保城市產生的生活垃圾被及時處理。
除塵除臭系統確保排放達標
垃圾中轉站內并沒有想象中的明顯異味,道路也十分清潔。在生產車間的二樓,垃圾中轉站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設備正是除塵除臭塔,里面裝滿了藥水,利用循環泵噴水、除塵,起到凈化空氣、消毒等作用,確保排出的氣體達到排放標準。“中轉站剛建時,周邊居民還不多。現在附近樓盤越來越密集,在轉運過程中就更要最大限度減小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該工作人員說。
此外,垃圾中轉站內還建有一座專門的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達標后,生活垃圾中的污水在這里被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內。
近幾年,隨著城區范圍擴大和清掃收運力度加大,長沙生活垃圾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加。“2005年垃圾中轉站剛剛投入使用時,生活垃圾中轉量約2000噸,現在已經達到了6000余噸。”據市固體廢棄物處理管理處主任李卓介紹,2012年中轉站為此進行了擴建,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7200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