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村(居)法律顧問工作擬進一步完善。6月15日,司法部通報“鄉村振興法治同行”活動進展情況。司法部律師工作局副局長柳春霞介紹,除中西部地區少數邊遠鄉村外,全國有60萬個村(社區)配備了法律顧問,基本實現全覆蓋。
村(居)法律顧問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向基層延伸、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載體,對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動基層依法治理、服務和保障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澎湃新聞注意到,2018年,司法部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村(居)法律顧問工作的意見》,指導各地積極推行村(居)法律顧問制度,發展以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主體的村(居)法律顧問隊伍。
據通報,截至目前,全國有60萬個村(社區)配備了法律顧問,18萬名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法律專業人員參與此項工作,除中西部地區少數邊遠鄉村外,基本實現全覆蓋。
柳春霞表示,廣大村(居)法律顧問在履職過程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服務村(社區)依法決策,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提供法律咨詢引導,參與化解矛盾糾紛,為服務和保障民生、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1年,全國各地村(居)法律顧問共開展普法宣傳活動90萬場(次),參與調解矛盾糾紛93.2萬件(次),協助村(居)委員會起草、審核、修訂村規民約和其他制度規范31.6萬件(次),為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詢、解答、引導等其他法律服務數百萬件(次)。
柳春霞介紹,實踐中,有的地方將村(居)法律顧問工作與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明白人”培養、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等工作相互結合、統籌推進,有效滿足基層組織和群眾的多樣化法律服務需求。有的地方建立村(居)法律顧問信息化工作平臺,運用互聯網技術為群眾遠程提供視頻、語音等服務,提升了服務便捷性,降低了服務成本。有的地方還與高校建立聯系合作機制,每年選派法科大學生擔任村(居)法律顧問,解決基層法律服務專業人員不足問題。但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各地村(居)法律顧問工作還不同程度存在人員力量不足、保障水平不高、工作合力不強、職能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
她表示,司法部律師工作局將進一步研究破解村(居)法律顧問工作難題,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擬就全面加強村(居)法律顧問工作進行部署,進一步加強統籌、完善機制,配強隊伍、落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