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29日訊(記者 郭偉瑩) 近日,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人壽”)發布關于變更注冊資本有關情況的信息披露公告。公告顯示,本次長城人壽增資價格為1.59元/股,擬增發新股687,705,573股,注冊資本將由約55.31億元增至約62.1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若以1.59元/股的增資價格計算,增發新股687,705,573股后,總共增資金額約為10.93億元。長城人壽方面也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除注冊資本增加約6.88億元之外,其余資金將進入資本公積。
公告顯示,本次增加的注冊資本由長城人壽現有股東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 (下稱“華融綜合”) 以及新引進股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國調基金二期”)、北京德源什剎海房屋管理有限公司 (下稱“德源什剎海”) 認繳。
(相關資料圖)
增資后,長城人壽股東數量增至21家;第一大股東華融綜合持股比例進一步提升,由19.99%增至23.39%。新增股東國調基金二期、德源什剎海持股比例分別為4.55%、0.90%。
針對此次增資的主要目的和用途,長城人壽方面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本次增資是長城人壽成立以后第九次增資擴股,主要是為了滿足行業監管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提升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和綜合償付能力,以及公司戰略及業務發展需求,為客戶和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同時,按照公司“四五”戰略規劃,本次增資的資金將用于資產端和負債端的業務發展。資產端落實戰略資產配置,強化投資管理,實現穩健的投資收益。負債端按照監管導向,降低負債成本,開展銷售能力轉型升級,保障新單期交的穩定增長和新業務價值的持續提升,從而實現以資本管理和利潤管理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而據年報顯示,相較2021年末,長城人壽核心2022年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出現一定下降。其中,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由124.88%降為85.72%,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則由152.75%降為151.31%。長城人壽也在年報中指出,由于償付能力二期監管規則變動,導致償付能力數據較2021年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動。
另據年報顯示,長城人壽2022年實現凈利潤近9940萬元,同比下降33.1%。此外,保險業務收入實現148.5億元,同比增長33.8%;而退保金也呈現明顯增長,同比增幅為208.5%。
針對以上經營指標的變化,長城人壽方面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2022年,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利率中樞下移,負債投資兩端發展承壓,壽險行業短期盈利水平受到沖擊。公司凈利潤下滑主要是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國債收益率曲線下行,公司準備金成本提升;二是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公司投資收益達成不及預期。
對于退保金增長明顯的問題,主要是受三款年金險產品影響,為公司銀保渠道銷售躉交5年期年金險產品,均已于2017年根據監管規定進行停售。2022年保單存續滿5年進入集中退保期,產品定價假設已經考慮第5年存在較高退保率,實際退保率和定價假設基本一致。
未來,公司會持續關注退保率經驗數據并及時調整。根據四五戰略規劃,公司將大力推動長期交業務發展,并對退保管控嚴格,13個月和25個月繼續率作為條線和機構考核指標管理,目前期交業務13月繼續率持續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