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吳凈凈
“拳拳到肉,打戲太過癮了!”“到底都是戲骨,戲真好!”這是一些鄭州影迷觀看電影《極寒之城》之后的感言。這部由楊楓導演、監制,夏雨、李立群、譚凱、張國柱領銜主演的電影《極寒之城》,昨天路演來到鄭州,導演楊楓攜主演夏雨、譚凱也與鄭州的影迷進行了熱烈地互動。聽到影迷們的這些觀后感,主創們也分享了不少幕后拍攝故事。
凜冬子夜,槍手小顧(夏雨 飾)追蹤到蟄伏在裁縫鋪里的殺手老焦(金士杰 飾),二人試探對峙,一段塵封多年的慘案,在二人的交鋒中逐漸浮出水面……影片的故事背景鎖定在1945年日軍投降后的中國東北濱城,當時政權中心遠在南方,城市陷入無實際管理的勢力真空期,黑勢力跋扈橫行。奎叔(李立群 飾)、李桓(張國柱 飾)、老茍(高捷 飾)、仲震(譚凱 飾)、老貴(楊皓宇 飾)等眾多人物粉墨登場。在暗無天日、物欲橫流的舊時代,一個關于堅守承諾,熱血義士舍身成仁的史詩傳奇故事就此拉開帷幕。
說到這次小顧的角色,夏雨坦言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挺有挑戰的人物,“這個角色跟以往不同,不是那種文藝小青年,吊兒郎當的角色,想讓小顧呈現出比較淡定、克制、深不可測的感覺,所以整部戲演起來一定要克制,臺詞盡量少說,讓人看不清楚他的用意,對我也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演繹方式”。這次在片中,他有大量打戲,特別是與譚凱扮演的仲震那場戲讓人印象深刻。用譚凱的話形容就是“從一樓打到二樓,又從二樓打到陽臺,最后被摔死,天空還飄著假雪……太痛苦了!”倆人現場回憶起那場打戲透露“足足拍了十幾天”。現場是一個廢舊的工廠,拍攝打斗時灰塵特別大,倆人又不是專業的武打演員,下手分寸感差點兒,所以夏雨笑說“鼻子里面都是黑的,每天回去除了洗鼻子外,就是喝三七粉,因為身上都是又青又紫的傷”。但這種非專業武打演員的“沒有套路”正是導演要求的。最終在電影中呈現的肉搏戲看起來真實且精彩,現場有不少“電影打斗好真實”,“這種打戲如何做到的”,“動作戲真的太棒了”的評價,導演楊楓表示:“我們這部電影不是動作片,我們想表達的是人性本身的那種搏命。因此為了讓動作真實,我們摒棄套路,最后交給兩位演員,最終呈現的畫面都是我想要的”。
在鄭州師范學院映后交流中,同學們還熱情地與主創們探討電影的名字和劇情,說到“為什么電影叫《極寒之城》。楊楓解釋,取這個片名主要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講哈爾濱的故事,這是一個極寒之地。而另一個意思是,在動蕩的歲月里的蕓蕓眾生,經歷著各種磨難,在一切抵達到極致時,才會生出希望的暖陽。說到這兒,夏雨補充“就像一陽復始,最冷的地方已經過了,來的就是希望。”
除了打戲,現場有女性觀眾對于感情戲也有疑問。有一位女生表示,電影中的打斗戲非常精彩,細膩的情感很動人,對于顧念和文秀的感情以及兩人最終結局和顧念的選擇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對此,夏雨也想替小顧解釋“他對自己的生死已置之度外了,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當他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想保護她,會用一種逃避的方式來愛她。發生愛情是一瞬間的事,但如果第二天他就死了,對方怎么辦?他不能害了人家”。導演也表示,其實顧念和文秀的情感是一種“克制的愛”,“至于結局真的是什么,大家可以盡情的大膽猜想”。所以,導演開玩笑說,這是開放式結局, 拍第二部時小顧還可以再出現,而“死得透透”的仲震就只能拍前傳了。
說到這兒,仲震扮演者譚凱也用特別的方式推薦了這部電影。據他透露,戲里的是真胡子,“當時見到導演,他說‘你胡子不錯’,可能是因為胡子選了我。但這可能是我最后一部有胡子的戲了”。原來,前段時間生病之后有了“后遺癥”,下巴有一塊區域不長胡子了,“這兒有個空兒,沒法留了,所以這應該是我最后一次以絡腮胡的造型拍的戲了。”除了交流電影,在跟學生們互動時,“極寒叔圈”還化身“學校大廚”,與手藝人現場學習烹制河南特色燴面,與學生們一同分享,也是相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