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消費者協會(簡稱:中消協)11日發布的“五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費市場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消費現象。消費者對酒店住宿違約、毀約的“吐槽”較多。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出行強勢復蘇、消費趨勢高漲,多項數據創下新高,釋放出中國消費內生動力持續增強顯效的信號。但假期消費市場蓬勃活躍的態勢,也給相關經營主體帶來考驗。熱點與槽點高度集中,成為今年“五一”消費輿情的最大特點。
監測發現,今年“五一”假期消費“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區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飲購物四個方面。酒店住宿上,住宿酒店普遍價格上漲,酒店住宿輿情較為集中,預訂民宿未留房、線上平臺下單酒店要求游客“補差價”等違約、毀約現象相對較多。交通出行主要聚焦“擁堵”“停車難”,網約車、出租車臨時加價等。餐飲購物類輿情主要與零售商販、餐飲店等多收費、不按標價收費等宰客行為有關。
統計顯示,在4月29日至5月4日共計6天監測期內,日均信息量約398萬條。“五一”期間“消費維權”類信息傳播渠道里,客戶端信息量最高,占比38.45%;其次是微博,信息量占比28.99%;第三是視頻,信息量占比19.34%。
報告分析指出,消費者走出家門的消費熱情遭遇多場景的假日消費供給短板,成為影響假日消費體驗、引發“高熱點”輿情的重要因素。中消協對此建議,進一步補齊假日出行消費的安全保障供給短板,優化旅游服務供給,督促商業經營主體誠信守法、合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