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4日電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開展新能源公共充電樁消費體察,發現上海市新能源充電樁存在“設備損壞”“管理缺失”“價格差異大”問題,建議服務方加強充電位置的現場管理。
(相關資料圖)
據上海市消保委官方微信14日消息,上海市消保委于2022年11月至12月選取上海市16個區的101家商超(51家)、商務樓宇(30家)、公共充電場所(20家),開展了一次新能源公共充電樁消費體察。
體察結果顯示,徐匯光啟城、莘莊商務區配套停車場特來電充電站等18家場所感受較好。上海市消保委指出,“設備損壞”“管理缺失”“價格差異大”是上海市新能源充電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設備損壞,上海市消保委稱,在體察的101個充電場所中,設備故障率占比近1/3,其中,公共充電場所出現概率最高。例如,在一些充電場所的充電處,體察員發現充電槍頭到處散落斷裂,部分充電樁設備損壞,這一方面是部分消費者隨意丟棄充電槍頭致使設備損壞,另一方面也是服務方檢修、維護不及時所致。
二是“管理缺失”,體現為:
1、出現問題找不到人。例如,在部分新能源車充電處,體察員發現沒有二維碼可供掃描充電時,撥打400客服熱線尋求幫助,熱線電話無人接聽;
2、充電位置不當占用。近半的充電車位被油車或者未充電的新能源車占用。例如,在某超市,該處共有28個充電車位,有22個被不當占用;
3、無引導指示環境差。入場后沒有指示牌告知充電車位的位置,有些充電樁上貼有不少小廣告。
三是“價格差異大”,體現為:
1、不同場所計費差異大。價格較低的為1.05元/度、價格最高的達到2.2元/度,兩者價格相差一倍。也有個別商超免收充電費的;
2、同一品牌收費差異大。即使是同一個服務品牌在不同充電場所也可能存在較大的收費差異,比如某充電品牌最低價格為1.2971元/度,最高價格為1.9326元/度,兩者的差異相當于1度電的價格;
3、收取停車費用差異大。近四成停車場所對充電車輛免收2小時停車費用,其他則采取額外收費停車費用的方式。
此外,還發現充電場所缺少快充樁、充電需要綁定APP操作及預付費等現象較為普遍。有些公共停車場所僅支持慢充,無法滿足車主開車在外對于充電效率的需求;而有些充電設備不僅要求消費者綁定APP并充值,還規定充值費用不能低于一定的金額,否則將無法提供服務。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2022年,我國全年新車銷量2686.4萬輛,其中表現最亮眼的是新能源,內銷增長近一倍,增速為93.4%。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出臺《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在恢復和提振消費方面支持新能源消費,延續實施新能源車輛置換補貼。支持新能源消費,進一步優化新能源使用環境,充電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上海市消保委建議,主管部門要充分了解消費者需求,提升停車場充電位比例,合理設置快充、慢充比例,集約式規劃快充樁;服務方要確保充電設施完好、加強充電位置的現場管理、設置清晰準確的停車指示,為消費者提供舒心的充電服務。(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