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基金
(資料圖)
路邊的小學生總是對書本里的知識堅信不疑: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直來直去、一路通途,似乎便是人生的捷徑。
走出課室,當第二階段的人生逐步開啟后,或許他們又有不一樣的領悟:曲線比直線真實,波折人生恰如曲線。
曲線的起承轉合中蘊含說不盡的道理,流動的韻味能引導視線做無窮的追逐,能引發心靈做多元的思索。
即將老去一歲,挖掘基聽人說:懂了人生曲線的道理,生活可能更加容易。挖掘基希望大家來年過得更好,所以寫了一篇這樣的文章。
NO.1人生中的養老曲線
從出生到百年,沒有一天不需要花錢,卻并非每天都能賺錢,所謂“掙錢一陣子,花錢一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收入、支出情況便繪制成了一條“人生收支曲線”,亦被稱為“人生草帽圖”。
人生收支曲線
少年期無憂無慮,家人為我們負擔生活、教育花銷,真正的少年不知愁滋味,壯年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年富力強,收入頗豐但亦責任重大,老年期頤養天年,但同時面臨收入縮水、看病就醫等危機,消耗著前半生的積累。
世界銀行曾在研究報告中發布過一張統計曲線圖,真正的“人生收支曲線”并沒有隨年齡增長如期大幅走低,相反,對于高收入國家組,消費支出一生持續走高,臨近生命盡頭支出甚至還出現了陡升。
世界銀行統計的人生收支曲線
(來源:世界銀行)
2021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約為1.24萬美元,已經非常接近高收入國家的門檻1.32萬美元(來源:經濟日報),因而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收入高峰-支出高峰”時間錯位,每個人有必要提前規劃、儲備,管理好自己的“人生草帽圖”。
那么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簡單又高效地做好橫跨數十年的養老投資?專家們很早就在苦思冥想,如何按照生命周期設計一款產品實現養老投資一鍵打理,最終從熱力學能量守恒定律中獲得了靈感,開發出了養老目標日期基金(TDF)。
目標日期基金所采用核心模型的便是傳說中的“下滑曲線”,隨著退休日期的臨近逐步降低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它的原理是:“個人年齡和風險承受能力動態守恒,呈反向關系。” 同熱力學能量守恒定律一樣,都是自然規律。
初次發行的養老目標日期基金下滑曲線
這條曲線的誕生解決了普通人養老投資的兩大痛點。一是選購方式清晰簡單,按照退休年份選取皆可,比如75-85入手養老2040,80-90入手養老2045;二是根據生命周期持續性動態資產配置,一次買入,終身無憂,是個人養老金時代的最優解。
喬納森·勞赫寫了一本書叫《你的幸福曲線》,書里說年齡與幸福的關系很有趣,呈U型曲線,60多歲后的晚年時期幸福感是上升的,這份幸福感或許就源自在老去之前就已悉心做好的準備。
NO.2投資中的微笑曲線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鑰匙,也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符號。微笑曲線其實始自于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他在1992年為了“再造宏碁”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
企業發展微笑曲線
后來,基金投資者把微笑曲線理論運用到了基金投資中,是定投者的勝利符號。大概意思就是在市場震蕩時按一定周期不斷投入資金,發揮分批建倉的優勢,攤低平均成本,待市場回升時獲利,這其間的收益便繪成了一個上揚的微笑。
基金定投微笑曲線
大部分投資者忌憚的市場波動,恰恰是繪制微笑曲線的必備顏料。即便是在整體呈現震蕩熊市的2022年,定投策略仍不失為最樸素、最適合絕大多數投資者的基金配置方式,尤其是在低估值水位加大定投,可以獲取更優秀的收益。
挖掘基的朋友說2022年是他夢碎的一年,今年元旦第一天抱著“暴富”的夢想進入股市,大筆一揮把大部分積蓄投入購買偏股混合型基金,沒想到被熊市擊潰,半年后折損了9.14%的本金,發家致富的新年愿望無奈變成了回本就好。(數據來源及測算見后文)
挖掘基告訴他,同樣是在2022年1月1日這一天入市,如果采用按周定投的方式投資偏股混合型基金,選取每周一為定投日,堅持半年之后定投收益率將達到5.58%,年化收益率為11.78%,雖然離暴富尚有距離,但也算是小有收獲。(數據來源及測算見后文)
(數據來源及測算見后文)
定投及一次性投資收益曲線
(以上數據來源:同花順,采用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進行測算,定投周期為周,每周一扣款,定投周期為2022.01.01-2022.07.01,每周投入本金500元,忽略費用。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即便是在今年偏熊的環境下,年初開始啟動定投,收益也能畫出一條 “微笑曲線”,定投的紀律性投資幫助我們把握住了今年中間賺錢效應最好的時間,并且由于成本在低位不斷攤低,因此無需市場上漲到原先的初始位置,即可盈利。
經過一番起落,今天的上證指數定格在了3073點(數據截至2022.12.29)。選取過去具有代表性的3000點附近,啟動按月投資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定投至今全部都能取得正收益,且開啟定投時間越早,定投時間越長,定投收益率越高,累計收益亦更加可觀。
(數據來源:Wind,開始定投時間分別為所示時間當月月末,截止定投時間均為2022.9.30,定投日:每月月末,節假日順延;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為模擬定投標的;忽略費用,每月定投1000元。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估值偏低的3000點,基金定投提供了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案,無疑是成熟投資者的智慧。一方面,戰略上樂觀,堅信跌多必漲的周期力量和中國權益市場的長期向好;另一方面,戰術上謹慎,看淡短期漲跌,著眼長期布局,是一種“模糊的正確”。
NO.3社會中的周期曲線
自然界中周期性變化比比皆是,晝夜交替、四季輪回、潮漲潮落;而人類社會中,產業興衰、股市漲跌、經濟起伏等等也表現出明顯的周期性特點,周期是保持自然秩序、實現永續運轉的基礎,亦是人類認識客觀規律的前提。
周期性變化可以用鐘擺的運動形態來描述。鐘擺在最均衡狀態停留的時間總是最短,趨勢一旦形成,就不會很快結束。所以不均衡才是常態,如同走路,總是左一腳、右一腳,但這正是前行的正確姿態。
鐘擺曲線
經濟運行具有周期性。就像季節變換總是沿著“春、夏、秋、冬”這一順序運行,經濟周期也總是在“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中循環往復。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周期大部分時間是同步的,大致都在3-4年,不過在周期拐點上,各國并不一致。
主要經濟體經濟周期曲線
(來源:Wind,中銀證券)
2005年至今國內經濟共經歷了四輪完整的周期,平均每個周期歷時42個月(來源:中銀證券)。但是社會活動的復雜性也使得周期中各個階段的持續時長不定,拐點和轉折難以準確預判。
過去一年多,外部沖擊、疫情爆發和地產探底拖累下,國內經濟W 型二次探底。展望明年,回歸常態、重啟復蘇是宏觀關鍵詞,二十大開局之年,穩增長緊迫性提升,消費端與投資端共同發力,經濟步入復蘇期已在預期之內。
A股走勢亦具有周期性。如果把牛市和熊市時間加起來,大約是三到四年一個周期,過去五輪的牛熊交替都符合這個規律。回過頭來看當下的市場,此輪周期開啟的時間是2019年1月,到現在快要四年了,目前多項估值指標顯示A股處在底部,正在孕育開啟新一輪周期。
上證指數牛熊周期曲線
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A股歷次熊轉牛,上漲平均可持續2-3年,期間滬深300最大漲幅56%-629%,萬得全A最大漲幅為39%-615%,因而下跌周期的尾聲不妨勇敢布局。(來源:Wind,海通證券)
技術創新也具有周期性。從歷史上革命性新技術的發展軌跡來看,每輪技術浪潮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階段,一些有遠見的公司利用技術帶來的機遇獲得競爭優勢;中期階段,技術為整個行業帶來徹底變化,但帶給單個企業的競爭優勢減小;發展后期,新技術過度投資帶來激烈競爭、供給過剩、價格降低。
行業生命周期曲線
不同的滲透率水平決定了一個行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2000年以來,四次大的賽道投資機會,行情結束時的滲透率大約在40%-60%之間(來源:招商證券)。從這個角度看,當前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熱門賽道的行業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值得懷抱星辰大海的期待。
熱門賽道位置曲線
(來源:招商證券
挖掘基講了一堆曲線,關于養老、關于投資、關于社會。一條曲線的形成,是由動點運動時連續變化的方向所繪就。起承轉合中的韻律中,一條條曲線交織為世界的經緯,后又成為社會的指導。
年終倒計時只剩一天,還有一丁點時間做舊年的最后一次回望,就要跌跌撞撞步入新歲了。挖掘基趁機寫下這篇關于曲線的文章,其中的道理萬一有些助益呢,那便是挖掘基送你的新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