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7日訊(記者 朱赫)提到鋼鐵企業,你首先會想到什么?是灰黑的礦石、火紅的鋼水,還是低附加值、污染嚴重的傳統工業?8月底,記者跟隨“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采訪團來到草原鋼城內蒙古包頭,在那里,包鋼集團正在以實際行動改變著人們對鋼鐵產業的刻板印象。如今的包鋼,礦石仍然其貌不揚,鋼水依舊火紅滾燙,但在看似未變的傳統場景之下,隱藏著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變化。
點鋼成“金” 稀土鋼材匠心獨造
(資料圖片)
在包鋼軌梁廠2號線生產車間,一條條鋼軌在自動生產線上排著隊“新鮮出爐”,作為包鋼享譽國際的“稀土鋼”產品,生來不凡的它們未來將走上重要的“工作崗位”。
包鋼軌梁廠2號線生產車間(中國網財經朱赫 攝)
據介紹,得益于白云鄂博礦鐵與稀土共生的特性,包鋼集團生產的稀土鋼產品具有良好的強度和韌性、優異的焊接性和耐磨性,在重大鐵路建設中經受住了嚴苛的考驗。包鋼為全球速度最高的京滬高鐵提供了62%的鋼軌,為全球運營里程最長的京廣高鐵提供了超過50%的鋼軌,為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提供了全線近三分之二的鋼軌。包鋼生產鋼軌已有50余年歷史,曾開創國內多個型號鋼軌設計生產的先河,是世界最大的鋼軌生產基地,多次創下鋼軌產量世界第一。
包鋼集團生產的鋼軌產品(中國網財經朱赫 攝)
創新是貫穿包鋼發展歷程的關鍵詞。50余年來,包鋼不斷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歷經數次現代化改造,截至目前,已擁有無間隙原子鋼、含磷強化鋼等7大類、61個品種稀土鋼,多種產品填補了國內外行業空白,向著高、精、尖領域不斷邁進。
包鋼首席技能大師趙軍告訴記者,在稀土鋼的基礎之上,包鋼目前正致力于開發高建鋼、海工鋼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像應用于高層建筑的高建鋼,需要強度高、耐腐蝕,對工藝要求比較嚴格,但銷路很好且附加值高。”
黑“金”綠練 鋼渣處理變廢為寶
近年來,在煉鋼主業上不斷尋求創新突破的同時,包鋼集團也在環保領域下了一番功夫。2018年,包鋼集團與瀜礦環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內蒙古包瀜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據了解,公司主要以碳化法鋼鐵渣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及運行為主要任務,以鋼鐵渣綜合利用為主要目的,利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最新科研技術,對鋼鐵渣進行綜合處理,最終形成高純碳酸鈣、含鐵料等產品。
碳化法鋼鐵渣綜合利用項目產品(中國網財經朱赫 攝)
包鋼集團節能環保科技產業公司副總經理于文劍介紹,該項目是全球首套固廢二氧化碳礦化示范項目,以處理固廢和二氧化碳作為主要目標,生產出的高純碳酸鈣具有雙重減碳的效果。“經專業機構核查,該項目每消耗一噸鋼渣,就能達到0.84噸的二氧化碳減排量,效果是非常可觀的。既解決了固廢的堆存問題,又實現了碳減排,而且帶動了就業。”
包鋼之“綠”不止于修煉“內功”。在包鋼園區內,花草樹木將廠房和高爐煙囪連成一片,綠化率之高令人印象深刻。據包鋼集團旗下鐵花文化產業投資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鐵花文化依托包鋼園區的工業資源和良好環境,常年組織中小學生研學、大學生專業實習以及團體客戶工業游參觀等項目。
包鋼園區一角(中國網財經朱赫 攝)
從創業伊始的全國“齊心協力建包鋼”,到如今依托科技創新,包鋼集團內外兼修,既抓生產又抓治理,打造出一條綠色低碳的鋼鐵產業鏈,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豐收。包鋼園區乃至整個草原鋼城也因此舊貌換新顏,開啟了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