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8月26日訊(記者 段思琦)8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援藏工作進展與成效舉行發布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聞大翔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西藏常見的先心病、高原性心臟病、包蟲病等重大疾病,針對這些疾病,上海市持續精準發力,不斷提高當地診療技術能力,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2015年8月,上海市啟動醫療人才組團式對口支援西藏日喀則,目前,已累計向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選派152名醫療人才,向日喀則7個縣級醫院選派315名醫療人才。通過組團式援藏工作的推進,目前受援地整體的醫療救治水平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首先,援助開展包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篩查以及醫療救治。包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西藏的包蟲病特點是流行廣、罹患人數多,中間宿主多源,也是全國目前唯一一個全境74個縣流行的省區,防控難度很高,給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庭造成了嚴重的健康危害以及沉重的經濟負擔。2016年以來,上海市組建多支醫療援藏隊伍,對當地5個縣30多個鄉鎮,開展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B超篩查以及手術治療等相關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累計篩查14000多名。在上海市醫療團隊的支持下,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包蟲病篩查救治能力以及治療水平有明顯提升,從2017年到現在已經完成包蟲病手術治療575例。而且從過去幾年數據發現,隨著診療水平和防治能力提升,每一年包蟲病手術患者數量在逐年下降,從原來一年170多例下降到2020年的66例。所以通過落實早發現早治療、群眾健康教育、傳染源管理、環境治理等綜合防治措施,現在日喀則市包蟲病高發的態勢已經得到有效遏制,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二是積極開展先心病篩查和救治。先心病是兒童最常見的心臟病,它可能和遺傳、環境等因素相關,西藏受高寒缺氧等地理氣候條件的影響是高發區,上海支持西藏把先心病兒童集中篩查和日常診查相結合,為了做到早發現,我們把醫療機構日常門診檢查作為發現兒童先心病的一個重要渠道,定期收集匯總相關信息,把門診發現的一些疑似患兒納入救治診療范圍當中。2019年至2021年在日喀則集中篩查了14萬人次,累計已經救治了先心病兒童187人。
三是提升高原性心臟病的診療水平。針對西藏地區高原性心臟病高發的特點,上海市率先將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作為我們首批入藏的重點工作,不斷提升高原性心臟病診斷和救治能力。2018年-2021年,僅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就診治了肺水腫患者1565人次,診治高原性心臟病患者569人次。目前,日喀則人民醫院從高原性心臟病、高原性肺水腫的發病機制入手,在上海專家指導下加強擴血管降壓等治療,加快患者康復,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一般肺水腫的患者入院住院3天左右就能夠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可以安全離開。
聞大翔表示,所以通過“組團式”援藏和西藏醫務人員的接續努力,日喀則地區的先心病、高原性心臟病、包蟲病等重大疾病救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人民健康指數不斷攀升。“下一步,上海市將不斷加大支援力度,推動西藏衛生健康事業向更高質量發展。”